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光明日报讯   12月23日,中华读书报发布该报编辑部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好书。

入选图书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反思当代医学的《医学的温度》,其中有医学方面的最新知识,更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束景南教授二十年王阳明研究的总结之作《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体大思精,考证严密,多发前人所未发,堪称王阳明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小说集《晚熟的人》,反映了作者在写作题材、艺术手法上的新探索;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生存状况的《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是一本结合了非虚构写作的在场感与社会学研究专业性的跨文本佳作。此外,还有历史读物《大宋之变,1063―1086》、日本史论著《分身:新日本论》、曹禺女儿万方书写父母人生故事的《你和我》、贾平凹的新长篇《暂坐》,以及两部引进版图书《记忆记忆》和《生命是赌注: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与爱情》。

这是中华读书报连续第16年评选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着重考量图书的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以及在学界和读者中的口碑。

(摘自王洪波《中华读书报评出2020年度十大好书》)

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近日,在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东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伴随着悠扬古典的音乐,数十位孩子和其母亲身穿传统汉服,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经典,传统文化在古风古韵的演绎下别有一番味道。

这是曲阜市为丰富家风传播载体打造的“母子传承国学”品牌,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宣传展示,引导广大家庭传承良好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尚。“我从7岁就开始在这学习国学节目了,通过诵、唱、舞、演,学会了《三字经》《悯农》《百善孝为先》《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12岁的桂鑫源今年小学毕业,她和妈妈2015年就参与了“母子传承国学”这一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不仅是孩子们有收获,妈妈们也感触颇多。“我们通过一起阅读、演绎经典,能更多陪伴孩子,还会时不时分享书中感悟,和孩子一起成长。”桂鑫源的妈妈苏庆焕说。

曲阜市妇联首先在5个镇街开展“母子传承国学”试点教学活动,以“诵国学、唱国学、舞国学、演国学”为载体,将国学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如今,曲阜已经建立起350多人的8支母子传承国学队伍,各镇街又创新出共读国学、家庭情景剧、诵读、快板、三句半等形式来传承优良家风,5年来,共开展活动33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9万人。

(摘自赵秋丽、冯帆《让好家风好家训在心中生根》,《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材料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断,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典范完备的社会发展理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修身齐家,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把社会、历史扛在肩上,把国家发展、民族统一扛在自己肩上,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是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积极价值理念。从根本上看,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敬业乐群、扶危济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都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我们应当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内容来传承中华文化。

从知识论角度讲,当务之急是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并融入到现代知识体系和思想框架中去,从而为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供借鉴。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对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返回源头,汲取儒家思想的生命活力,以促进中华文化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相关探索与实践一再表明,这一路径当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和丰沛的学术生产力。

(摘自王学典《汲取儒学生命活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读书报评出2020年度十大好书,有医学方面的,有历史研究方面的,有叙述人生故事的,表现革命与爱情的。
B.中华读书报评选年度十大好书着重考量图书的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或趣味,以及学界和读者的口碑。
C.山东省曲阜市打造“母子传承国学”品牌,开展家风家训宣传展示,引导人们传承良好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尚。
D.传承国学能让好家风好家训在心中生根,将国学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以多种创新形式传承优良家风,能使群众受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意义重大,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因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B.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特点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因此,传承中华文化就是传承儒家文化。
C.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并融入到现代知识体系和思想框架中去。
D.为了促进中华文化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在对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返回源头,汲取儒家思想的生命活力。
3.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2022-09-03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现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一方面,这与中国深厚的农业传统、巨大的人口负担、城市化起点低而发展快、城市发展的层次多和区域差别大等独特国情和现实矛盾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与主要以现代化工业为中心的传统城市化进程不同,我国城市化一直处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城镇化、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化以及以服务经济为中心的都市化的复杂网络体系中,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需要、矛盾和问题既彼此缠绕又相互冲突,是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呈现出很多独特经验和现实景观的根源。在宏观进程和深层结构上,自新中国建立伊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没有复制或机械照搬某个国家、某种模式,而是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构成了推进我国城市化的核心机制。我国在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城市内部贫富差距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独特和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战略体系。借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获得了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的雄厚物质基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和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使我国城乡的公共服务水平已远远高于印度等世界人口大国。

(摘编自刘士林《关于中国式城市化的若干问题与启蒙思考》)

材料二:

城市化进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和个人根据收益和成本的比较进行理性的生产和居住地选择的结果。当前中国仍然大量使用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配置,结果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

首先是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和户籍制度改革的矛盾。在现代经济中,知识越来越重要,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需要人与人之间互动,因此,城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相比之下,大城市人口密度较高,人口规模较大,更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互动。于是,大城市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聚集地,其劳动生产率也更高,大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发达国家即使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人口仍然在向大城市集聚,大学毕业生在向大学生众多的大城市迁移。虽然事实上人口仍然在向大城市集聚,但是,户籍制度却仍然在制约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在实际操作中,大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低技能者,在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落户条件上普遍采取了歧视低技能者的措施。

其次是人口向沿海城市集聚的趋势和区域间资源配置政策的矛盾。大量的人口向东南沿海城市集聚,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000年之后,人口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或直辖市)仍然是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在人口继续向东南沿海大城市集聚的同时,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让经济资源(包括建设用地指标和资金)在区域间的配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了明显的政策拐点。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被作为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

再者是都市圈的集聚发展和新城、开发区分散发展的矛盾。现代经济增长中,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对于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当经济高度开放的时候,接近沿海大港口意味着接近国际市场,而接近区域性的大城市则意味着接近国内市场,中小城市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它到沿海大港口和区域性大城市的距离。也就是说,不能人为地割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靠行政性的力量以削弱大城市的增长来促进中小城市的增长,其结果可能是对中小城市的增长也不利。

与上述经济规律相悖的是,地方政府盲目做大本地人口,以推进城镇化的名义,规划新建了为数众多的新城新区。新城新区建设数量过多,规划面积和人口普遍超过现实。城市的盲目扩张导致人口和土地的集聚远远落后于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此同时,中国由于对建设用地实施指标规划管理,并且禁止开展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地区交易和地区之间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所以出现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严重脱节的现象。

(摘编自陆铭《中国城市化路径的困境与抉择》)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应从中国城市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性特点和差异、区域性发展水平、城市的环境容量、人力资本积累的大小、社会溢出负效应的社会风险、城市农村的生态平衡机制,根据城市的个性、功能和潜在的发展前景,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选择多元模式的城市化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因此,各级政府加速城市化的工作不是把人和企业人为地向城市里推,去片面追求城市化的规模,而是要加速改革,加速扫除城市化的一切人为障碍,加速创造城市化顺畅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加速工业化进程,同时推进信息化,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重新思考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把现实生活中城市化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中国未来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战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促进各种城市化主体按照其利益需求和相互关系自主发展,相互协调。

(摘编自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城市化进程一直以现代工业为中心,不同于总是处于复杂网络体系中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B.配置建设用地指标是政府的一种政策手段,主要用来支持处于人口流失状态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证明材料一中的结论,并指出用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生产要素配置是必要的。
D.材料三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这里的“市场的选择”不同于材料二的“根据收益和成本”选择。
2.如何看待用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手段来推进城市化这一做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07-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近一段时间,“内卷化”成了一个网络热词,被频繁地用于各类社交媒体针对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对各行各业内日益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的声讨,到对高考负担过重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趋势的担忧,甚至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批判与解读,内卷化一词成了公众对复杂现象进行描述与深入剖析的概念切口。

②然而,同基于内卷化概念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的图景相悖的是,人们对内卷化一词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何往往不甚明朗。在知乎社区内,排在内卷化话题讨论区最高位的问题几乎集中在对于这一概念具体所指的释义上。或者说,内卷化,这一源自文化人类学领域,最初被用作描述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专业词汇,其原意已然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经由不断的解构与重构延伸出了更多新含义。

③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于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而在中国语境下,内卷化概念最初闻名自历史学家杜赞奇对于古代中国经济生活的研究成果中:杜赞奇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其后,历史学家黄宗智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将内卷化总结概括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从而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逐渐将内卷化概念延伸至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当中,以求借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存在的诸种问题。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内卷化的具体内涵从最初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描述,已逐渐产生了演变: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化更多指代其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却并不能相应地获得更多回报的“无效努力”的状态;而对于宏观社会而言,诸多个体的内卷化又能够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

⑤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学术机构、金融领域与互联网行业等部门的青年白领群体。一方面,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旧问题,以及“996”工作模式的普遍化、社会阶层固化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等新问题,这些群体基于自身晋升困难、劳动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暴露于潜在的经济与健康风险却又无力改变,从而不得不继续从事日益常态化的过度劳动的处境,往往可以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近年来愈发陷入通货膨胀化的趋势,社会竞争的压力并未伴随着全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得到抑制,反而被不断地加剧,在这一背景下,“高学历”标签在就业市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锦上添花之物沦为最基本的“敲门砖”,而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白领群体,其“身价”同样亦相应地快速贬值。

⑥在此基础上,内卷化所映射出的,由诸多个体的内卷化所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代价,成为一种足以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并同白领群体们所面临的无奈而迷茫的处境高度契合。

⑦内卷化一词的流行,反映出当下大众对于既有社会问题的反思欲望正在逐渐激活,但即便如此,相关讨论仍存在诸多局限之处。一方面,滥用内卷化一词对各类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做法仍略显牵强,即便是在专业的社会科学领域内,面对流变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及其林林总总的症结,没有任何单一的概念拥有对其一言以蔽之的能力;另一方面,内卷化一词武断而过度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我们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变得过于简单化。

(摘自冯皓辰《内卷化:一个学术名词如何得考生、社会和时代的共鸣》)

材料二: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阶层开始固化,“内卷”成了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就像卷心菜,始终在原地卷自己,既不会再长高了,也不会再变大了,从此停滞不前。

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出现新的变化之前,面对这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跳脱出简单自我重复、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的圈层,实现人生的跃迁呢?

首先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反思自己当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你才能开启自我成长、自我进化,避免被卷入无效的低水平重复中。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实践,去行动。换句话说,你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行动,去试错,然后通过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来对行动的方向和节奏进行调整。就像你要学游泳,不是先去找一本游泳的书,而是先下水去试着感知水的属性,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进而去调整游泳的动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学会游泳。所以,认知升级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行动中的反思。之所以行动中的反思可以对抗内卷,是因为在内卷化的时代,我们会倾向于在舒适区里画地为牢,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并没有什么用。而行动中反思,不仅要求我们通过行动来获取认知,并且要在行动中去反思自己获得的认知,去伪存真,改良我们的行动,然后真正地让我们的认知升级。只有你获得了人与人之间认知上的差异,你才有可能避免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人为竞争,进而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于从众,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更分不清自己人生里的轻重缓急。就像别人加班了,你也一头扎进去加班,别人家小孩练琴了,你也要给自己家小孩报班,结果就进入了内卷化的陷阱。爱因斯坦曾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这其实就是一个升级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改变自身看问题的视角。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拓展出新的人生视角,发掘出一个全新的人生格局。你才有机会跳脱出内卷化的生活,从自身真正的价值观出发,打破低效的自我重复,避免无效的竞争,完成人生的破局。内卷的一个特点是僵化,我们呆在原有的圈层里,看似在不断努力不断精进,其实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在生活的各种内卷化之下,我们很多人会失去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感觉人生无趣无聊。这时候,超越内卷的关键,就是创新,通过找到新的人生赛道,拓展自身能力圈,从而走出当下的囚徒困境,获得再次发展。

(摘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跃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现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内卷化”,它的内涵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内卷化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模式发展到最终的固定状态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现象。
C.清代时期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所以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
D.历史学家黄宗智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促进了公众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理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内卷化本来是个专业化的概念,但是在现在互联网的讨论中其含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B.面对这个内卷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认知能力,让自己的认知升级。
C.内卷的特点是僵化,所以很多人的内卷来自于随波逐流,看似在不断努力精进,实际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
D.作为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往往能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各项中,符合内卷化效应的是(     
A.唐三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三年换了六份工作,每次刚熟悉工作就离职,下次重新开始。
B.图书管理员赵老师工作十几年,虽然一直没有升职,但经常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
C.老马近二十年在城里努力打工,长期在某家公司做保安,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D.刘阿姨抱怨丈夫张先生性格固执,一起过了几十年,经常督促他,他也没有改变。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现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内卷”现象。
2022-07-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提到晚会,你会想起什么?是齐聚了半个娱乐圈明星的载歌载舞,还是表演+主播卖货+抽奖的大杂烩?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大多数观众已经对流量明星的狂轰乱炸、直播带货的喧宾夺主出现审美疲劳。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卫视凭借着《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节奇妙游》《端午节奇妙游》等节目在今年成功出圈。

传统的卫视、互联网大厂晚会是直播式的明星大拼盘,一台晚会一个主题;但河南卫视陆续推出的四场晚会,其实更像是制作精良的连续剧连续剧的开篇是今年春晚的《唐宫夜宴》。它运用了5GAR等技术,将虚拟和现实场景结合起来,与传统的舞蹈演出有了明显区别。譬如唐朝乐师在彩排正式演出之间,其背景也从古色古香的《千里江山图》切换到了现代化的博物馆,令人耳目一新。正因为《唐宫夜宴》有了良好反响,河南卫视便以此为开篇,展开了一场连续剧。在春节之后的元宵节,《元宵节奇妙夜》中,苏醒的唐俑少女们奔走在河南博物馆、河南应天门里,穿梭在《清明上河图》中,取代主持人成为晚会各个节目之间的串词人。在元宵节之后,《清明节奇妙游》中,四位VR唐俑少女带领观众打卡实景嵩阳书院、清明上河园等文化景点,带领观众欣赏《纸扇书生》《少年》等节目。《端午节奇妙游》同样是继续讲述了四位唐俑少女的故事。晚会以唐俑少女视角,向观众呈现赛龙舟、吃粽子、艾草祛病等一系列传统端午习俗以及古代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

技术、文化与舞台艺术的融合,让河南卫视的晚会获得好评。当然,好评只是出圈的第一步,不容忽视的,还有帮助其热度一路攀升的其他助力。

互动性、传播性优质的互联网平台也为晚会后续热度的提升创造了相对良好的传播环境。以此次端午节晚会为例,在612日晚会播出当天,河南卫视就在B站、抖音、快手、微博等多个平台上更新着晚会相关内容片段,可以说是做了全网覆盖和用户触达。官方的一系列行动和操作后,晚会很快引发了第一波自来水传播。人民日报在微博上转发评论称晚会令人叹为观止;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将《祈》发布到了海外社交平台推特,同时评论难以置信的美丽

在媒体矩阵对晚会形成广泛报道的同时,河南卫视紧接着就请出了主创团队亲自解读晚会节目,从专业、文化的视角,让更多人了解这台晚会的创作构思,同时也从更深度的文化、创意层面,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主创团队恰到时机的回应,既体现了创作者的用心,也将广大用户的文化自信情绪氛围烘托到另一个高度。于是,用户们纷纷自发开启了第二轮、第三轮转发,将晚会的影响力和热度又进一步延续。同时在微博上,端午奇妙游手绘大赛也随之被发起。网友、插画师、设计师都参与到晚会内容的二创之中。该话题阅读量瞬间突破1.3亿人次。

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再到端午节,河南卫视四个节日的晚会一直能够维持较高热度,和其贴近传统文化的主题,以及创新展现传统文化内容的策划息息相关。和当下国潮备受追捧的现象一样,河南卫视晚会本质上是契合了大众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自然会获得广泛好评。

不过同样重要的是,河南卫视也给了地方电视台更多的成功经验是面对电视已不再是信息唯一的大规模传播渠道的现状时,能真正利用好网络这一传播渠道,并找到与年轻人对话的方法。

(摘编自郭瑞灵《复盘河南卫视的爆红出圈秘诀》)

材料二:

每一个传统佳节,都少不了醇厚的文化味儿。今年端午节期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一个舞蹈圈粉无数。这个名为《祈》的水下舞蹈。以唯美至极的舞姿、精美绝伦的光影,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仿佛穿越千年、跃然眼前。

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互动与共鸣,让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近些年来,许多尝试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在年轻人里赢得欢呼和掌声。

《典籍里的中国》以沉浸式体验展现典籍的魅力,《国家宝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一次次播放点赞,一条条留言评论,观众既成为走近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又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岁月洗礼的古老文化由此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思接千载的当下观众由此徜徉在丰富的文化宝库。

当然,节目火了、人气高了、文创产品卖脱销了,并不意味着就要一拥而上、千篇一律。让更多人爱上优秀传统文化,唯美的情境、精致的设计、宏大的场面只是其次,观众心灵深处的认同才是关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掘历经千年的旋律、故事、姿态、图像等,用忠于历史的讲述、属于当代的表达,进行各有机杼的书写,才能展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催生更多打动人心的自觉庚续,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管璇悦《洛神起舞,惊艳了时光,惊喜了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卫视陆续推出的四场晚会与传统的卫视、互联网晚会不同,主题都贴近传统文化,更像连续剧。
B.河南卫视请主创团队解读端午晚会节目,既让更多人了解晚会的创作构思,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C.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评论《祈》“难以置信的美丽”,主要是美在“洛神”的舞姿。
D.河南卫视给地方电视台提供了成功的借鉴,但一拥而上,单纯模仿,猛打传统文化牌,未必能够获得认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卫视2021年多场晚会“火爆出圈”,可见观众的审美趣味逐渐提升,不再痴迷于明星们的载歌载舞。
B.当前晚会舞蹈节目只有将虚拟和现实场景结合起来,表现出与传统的舞蹈不同演出风格,才能收到良好反响。
C.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我们的讲述忠于历史,表达属于当代,就能展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D.《典籍里的中国》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赢得观众认可,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的创新。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奉旨旅行”等系列文创产品,使故宫在人们心中年轻活泼起来。
B.承德市办理避暑山庄年票,游客可不限次数参观清帝夏季避暑、办公的离宫及周围景点。
C.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让消费者开盲盒,体验考古学家挖掘、鉴别文物的乐趣。
D.陕西历史博物院推出灵兽系列雪糕,“舌尖上的博物馆”使博物馆变得易亲近、更有活力。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2022-07-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当代世界,一方面文化多元性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强势文化往往可以对弱势文化产生主导作用。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中保持住特色,就需要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营养。因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性与精神诉求,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文化自觉的目的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也就是说,我们要思考在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这一深刻问题。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是有子有孙的。它靠一个个人在他们生活中表现、改变和发展着。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当深入到生活中去认识自己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所以,要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应该关注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影响。

当一个人对某种文化了解、掌握并认同以后,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生活方式都可能会发生改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他的文化范式,同时一个人的文化范式也影响着他的生活方式。所以,当下我们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个重要作用与意义:第一,从精神层面来说,这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与美好,从而引起国人重视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找到中国人的信仰与精神归宿。第二,从实践层面来说,通过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中国文化,进而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因为文化不是空洞的,它也需要生存发展的土壤和语境,而这最好的土壤和语境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些经常在《红楼梦》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诸如对诗、焚香、品茗、弹琴等生活场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当下的生活中,这可谓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这种中国范儿的生活方式,或许能够在日趋同化的全球社会的背景下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中华民族的标记或符号。

总之,我们应借着文化自觉的东风,让中国文化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既能与异文化和谐交流,又能保持住自己的独特性与民族性,让中国文化从自觉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自强。

(摘编自张新科《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看,它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中,如何将这样一种“外来文化”融入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时代课题。毛泽东注重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命题解读马克思主义,他创造性地用“实事求是”来阐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用“知行观”生动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其治国理政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治国安邦修齐治平思想的超越与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有助于遏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私利化倾向。在义利关系上,传统儒家倡导“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传统宗法社会,义利观根植于小农经济形态土壤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重义轻利”“以义抑利”的倾向,没有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利益,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为指导,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要素,在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主张义利统一,有利于规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利化倾向,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涵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传统儒家强调“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宗法社会虽以家为本位,但注重将以血缘为基础的道德规范扩展到社会中,仁义不仅是个人的道德,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它也是社会价值。孔子讲“仁者,爱人”已经由血缘关系延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都体现在社会维度中,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提供价值支撑。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人类正共同面对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诸多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人民共同协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动着“和”的基因,始终崇尚和平、和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存在共同利益,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博施众利”,秉持正确义利观,主张互利共赢。西汉时期开辟了联结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新时代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积极发展与沿线各国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主张人与万物平等,构建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价值参考。

(摘编自史焕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代代相传,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日常的意识和行为中,依靠人们的生活得以表现、改变和发展。
B.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精神与实践两个层面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他的文化范式。
C.为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毛泽东、习近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新性改造。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展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世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便可保持住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有利于中国文化从自觉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自强。
B.如果越来越多的国人真正热爱中国文化,并且投入到有中国范儿的生活中去,那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的愿景就可能实现。
C.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文化特质进行创新性的发展,是为了全面展示传统文化的价值。
D.“以义抑利”“重义轻利”等义利观,根植于小农经济形态的土壤中,使得个人的正当利益没有办法得到保障,这是一种历史的落后。
3.下列有关材料中举例论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看法,意在引出在当今社会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问题。
B.文章以《红楼梦》中对诗、焚香、品茗等为例,说明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有助于我们的文化保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C.文章列举孔子讲仁的内容,说明了仁在古代就已突破血缘基础,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提供支撑。
D.文章列举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新时代“一带一路”构想的发展变化,意在论述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在论证方面的特点。
5.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的价值。
2022-07-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东辽县二中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你在网上消费时,可能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商家平台宰了。

同一时间的同一航班,老用户的机票比新用户更贵;VIP用户买东西,需要比新用户花更多的钱;游戏中经常充值的“氪金”玩家,抽到珍品的概率比新人更低。像这样,同样的商品和服务,老客户得到的不是优惠礼遇,相反是更高的价格,更高的成本,这就是“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不止线上,线下也存在;不止餐饮、服装、交通、旅游等行业都存在。

常言道,熟人好办事,这适合放到人情交际的语境中。放到市场上,经济的理性反而会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愈演愈烈,杀熟仿佛成为了平台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目前,平台上的“杀熟套路”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提高价格。对于那些更加急需、更加大方、更加忠诚的用户,平台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提价。而这部分人对价格不敏感,便糊里糊涂当了“冤大头”。其二、减少优惠。有些人更容易抽中优惠券、领到红包,不是因为他们运气好,而是因为平台套路深,要用这些东西来留住新用户。老用户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不管有没有优惠券,都会保持忠诚。

材料二:

谈杀熟,就必须了解一个词: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商家和平台会费尽心机,搜集用户的各项数据,找到每人对每件商品的“最高承受价格”。在以前,寻找“黄金价格”只能靠商家仔细观察,默默揣度。而这些年随着电商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户的各项数据都被拿来分析,商家所设置的价格越来越“完美”,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割消费者韭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Robert Shiller曾对Netflix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发现,如果Netflix 仅依据种族、收入、邮编这些传统因素来定价,可以把利润提高 0.3%。但如果收集人们线上平台使用数据,并以此作为定价依据,可以把利润提升至14.6%

马克思说,有5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绞首的危险。通过大数据杀熟,可以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利润。商家平台明白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因此可以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灵活定价,相比之下,用户对商品的成本、商家定价策略基本上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商家在“杀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用户很难发现。此外,商家垄断资源使得很多消费者明明知道可能被杀熟,但是因为没得选只能心甘情愿被宰。

杀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户为什么愿意挨这个打?因为“背叛成本”太高了。“背叛成本”一方面是经济上的。一个用户在平台充值或者买了会员,那么他对平台的容忍度会明显提高,谁都不愿意自己花的钱白白浪费掉。另一方面,这个成本又是心理上的。这几年,有一个很火的词叫做“情怀”,罗永浩可以说是这两个字的代言人,当初,他把强烈的理念和情感作为锤子手机的卖点,引发众多粉丝追捧。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卖情怀的也不在少数,除此之外,产品的理念、设计……都成为了平台加码用户“背叛成本”的筹码,筹码越多,用户就越难出走。

继大数据杀熟之后,又有人提出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假设——大数据售假。如果一个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几乎不会给出差评,有些商家可能会“以德报德”,把优质产品发给你,有些商家却看你好欺负,把假货、残次品发给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材料三:

8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将于202010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要求,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著名学者周汉华认为,新规有进步意义,“新规在在线旅游经营服务领域将以前电子商务法的规定进行细化,更具有指导性”。不少业内人士还认为,规定出炉标志着万亿元规模的在线旅游行业进入规范引导的新发展阶段。

新规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多为专家认为,“向前迈了一步”的同时还需要看其落实情况。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新规仍未明确违规行为的判定,在线旅游平台是否存在“杀熟”等违规行为在判定上仍存在一定难度。显然,如何准确界定“杀熟”而又不损害新业态的活跃性,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数据杀熟”几乎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平台。

专家认为,“大数据杀熟”说到底是依据大数据所形成的用户画像和消费习惯进行精准溢价,既可以“向恶”杀熟,也可以“向善”为用户服务,选择权在商家手中,也在法律法规和环境的改善上。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对消费者的数据实施更精细的保护,对于一些确实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说,当遇到疑似大数据杀熟时,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如果确实存在价格歧视,应通过手机截屏或是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如果为了保证证据效力,用于起诉,一般需要对操作过程进行公正取证。

要终结“大数据杀熟”,是一个体系性工作。在纸币时代,货币的天然匿名性保护了消费者。如今,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不能逆势而行,往后,“干掉”杀熟,或许可以寄希望于区块链,让它从根本上把个人数据的控制权交换到用户自己手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去实体店消费显然更为合适,因为网上消费随时会被商家平台宰割。
B.大数据时代杀熟现象的产生正是电商洞悉“熟人好办事”的人情规则,抓住其漏洞,将其成功运用在市场经济中,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C.不同消费水平的人,对同一个物品的心理价位是不一样的,如果统一定价,商家就不能定高价。定中间价,大家虽然能接受,但是收入相对固定,所以针对不同的人进行差异性定价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杀熟套路”的形成机理。
D.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不会给出差评,有些商家就会“以德报德”,看你好欺负,把假货、残次品发给你,这就是更可怕的大数据售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杀熟并非善举,然而由于它的隐蔽性非常强,相关部门监管起来相当吃力。
B.利益的驱动、商家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以及商家垄断是大数据杀熟存在的主要原因。
C.部分用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被大数据平台宰割无外乎背叛成本过高,包括经济及心理层面的成本。
D.“大数据杀熟”是根据不同消费类型消费者数据的“消费者画像、判断其偏好、用户粘合度、价格敏感度”等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这是“大数据滥用”行为,深深伤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事例论据来支撑大数据杀熟观点的一项是(     
A.某旅客拿手机以VIP身份预定酒店的价格要比新注册会员预定的价格高。
B.腾讯视频利用《庆余年》粉丝对明星的忠诚度提前点播获得超值溢价。
C.椰树矿泉水在大润发超市卖2元,而在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卖5元。
D.某网友用不同手机定9月26日从佳木斯飞往上海的航班,发现“同一航班、同一时间”预定的价格相差约1000元。
2022-07-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一台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做的事——识别人们的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在一开始是能够认出妈妈的能力。养育孩子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进入家门的时候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激动地向你扑来。这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反应有赖于人类天生的人脸识别能力。虽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几乎从不停下来思考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

事实证明,我们的脸和指纹一样独特。我们的面部特征包括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大小、微笑的样子和下巴的轮廓。计算机可使用照片来绘制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这些数学方程可以通过算法来访问。

人们正在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以便改善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微软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走到ATM前,无须银行卡即可安全取款。这些ATM可以识别顾客的面孔,然后他们就可以输入取款密码并完成交易。

在其他场景中,这种技术可带来更大的好处。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诊断一种被称为DiGeorge综合征(DGS)或22q11.2缺失综合征的疾病。这是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它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脏和肾脏的损伤。患有这种病的人也常常带有特定的面部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电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加以识别,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出需要帮助的病人。

这些场景说明了一些重要和具体的方法,以便使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造福社会。这是21世纪的新工具。

(摘编自布拉德·史密斯、卡罗尔·安·布朗《工具,还是武器?》)

材料二

近一两年来,继语音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人脸识别成为又一广受关注的领域,甚至有公司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于文化娱乐行业,视其为业务拓展的又一风口。不过,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引发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个人隐私泄露、社会伦理等风险的担忧,让业界对该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运用不得不有更多更深层次的考虑。

基于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的进一步加强,有游戏企业公布了其关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工作的最新措施,其中就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成年人上网防沉迷系统中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的基础上,新的防沉迷措施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然而,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游戏企业还是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尖端的技术往往会在游戏等文化娱乐行业中先行使用,把一个偏‘重’的技术变成一个轻型的娱乐休闲应用。这对普通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体验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这些被识别出的信息本身也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文化娱乐活动中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技术应用者都一定要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不是所有文化娱乐行业都适用人脸识别技术,有些行业的用户主体的信息不宜被采集,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应用。“一些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应用,可能是出于很好的想法和创意,但好的想法在落实时一定要足够严谨,要考虑周全。”

的确,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刷脸支付、犯罪监控等场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游戏等文化娱乐场景中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技术,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议题。人脸识别的危险在于,人脸和指纹一样,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因此,人脸识别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分析和发现种族、年龄等个人隐私。其次,基层治理主体掌握了诸多数据库,一旦将人脸信息与其他信息结合,个人隐私甚至个人具体活动将无所遁形。此外,人脸识别要依靠人脸信息数据库,理论上,该数据库储存的人脸信息越多,其识别的精确性就越高,但是反过来,这种人脸信息数据库越大,其被滥用或者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一旦掌握了该数据库,就等于掌握了“通往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权利”的“钥匙”。因此,在当前无法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安全的情况下,人们对人脸识别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是在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那么今天,互联网技术在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如果不能合理规范使用,很快,人脸识别技术或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摘编自周志军《“人脸识别+文化”,风口还是风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脸识别能力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科学家据此研发出了电脑人脸识别技术,目前正应用到世界各地。
B.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在ATM前通过刷脸即可完成取款业务。
C.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治疗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
D.人脸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发现种族、年龄甚至疾病等个人信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使之造福社会;反之就会给社会带来诸多的问题。
B.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让人们感到担忧。
C.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在一些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的领域并不适合运用这种技术。
D.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只有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才能消除人们对运用这一技术的担心。
3.有人认为,在对待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滑雪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生活技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滑雪器具不断得到新的改良,滑雪活动不再仅仅出于维持生存的本能需求,逐鹿雪原与赛场成为深融于中华民族血液的基因密码。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自治乡东北约4公里的敦德布拉克河上游沟谷东侧的1号岩棚内,发现了早期人类的滑雪岩画。其中第三组画面中,10人为一字排开,皆呈弓身屈腿站立状,脚下有延伸物。从画面中人物上体前倾、膝部前屈,具有明显动感的特点来看,符合滑雪者的姿态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左边四人脚踏的滑雪板非常明显,滑雪者手持单杆滑雪的动作形态栩栩如生。通过研究,滑雪专家认为,岩画中这类滑雪者或为多人呈纵排式滑雪,也可能是一位滑雪者流畅地由眼前滑向远方的连续性的练习动作。而滑雪者的姿态,与阿勒泰地区至今农牧民穿用古老滑雪器具的滑雪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于这组滑雪岩画产生的年代,经考古、历史和民族学专家的研究与论证,应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一万余年左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我国范围内较早的反映滑雪内容的形象资料。

在唐代的《隋书》中,有北室韦气候最寒,雪深没马……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的记载。意即北室韦所在地区气候最寒冷,积雪深厚,甚至淹没高头大马。而人们怕陷入积雪的深坑之中,于是出门便骑木而行。这里骑木而行,实为脚踏木马器具而行,木马即为古代滑雪板。由于木板制作的滑雪器具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局部压强,而且行走迅速,犹如骏马,故称木马骑木而行,即骑木马而行。

元朝官修地理志《元一统志》还记载:开元路有狗车、木马轻捷利便。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二者止可于冰上、雪中行之。生活在开元路一带的部落,寒冷的冬天会踏着木马滑雪板或乘坐狗车出行,非常便利。

历史延至明清,滑行于雪上的雪橇已十分普及。明人吕毖的《明宫史》记载说:冬至河冻,可拖床,以木作平板,上加交床或稿荐(草垫),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三二人,行冰如飞……这时的雪橇又叫拖床,一般在木板上添加折叠椅(胡床),或者在木板上垫以草席,由一人牵引拖曳,可以坐两三人。除了驰骋于雪上,亦可滑行于冰上,雪橇成为人们冬季休闲的重要娱乐形式。

清代末年,西方现代雪上竞技项目开始传入华夏大地。193212月,黑龙江省阿城市玉泉镇北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有越野和高山滑雪线路的现代化滑雪场;20世纪30年代,现代雪橇运动出现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铁路局。伴随着这些西方现代雪上竞技项目的传入,由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雪上活动,与西方现代雪上竞技一起,在共同发展中,融进了中国近现代雪上运动的历史大潮中,并最终走入当代生活之中。

(摘编自崔乐泉《骑木而行的中国古代雪上运动》,《光明日报》202221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发现的滑雪岩画属旧石器时代,是现存最早的反映滑雪内容的形象资料。
B.木板制作的滑雪器增加了受力面积,减少了局部压强,所以行走迅速,犹如骏马。
C.“木马”“狗车”都是木制,两者作为常用交通工具,也可以在雪上、冰上滑行。
D.20世纪3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建有越野、高山滑雪线路的现代化滑雪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描述岩画中滑雪者穿用的滑雪器具,论证了随着社会进步,滑雪器具在不断改良。
B.作者以详实的考古实证和文字史料为依据,介绍了我国古代雪上运动的历史沿革,写作态度严谨。
C.明代刘若愚《酌中志》所载:“坐拖床者艳素相间,交拉如织。亦有豪兴乘醉而频频往返者。”可作第六段论据。
D.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雪上交通工具,较为清晰地展现了我国雪上活动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滑雪工具的不断变化中,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又“善假于物”。
B.明清时期雪橇已十分普及,因此到了近代,雪上运动能够发展为冰雪竞技活动。
C.从因生存需求产生的“骑木而行”,到雪上竞技,雪上运动精神价值也在发展。
D.依据历史规律可知,随着东西方冰雪文化的不断融合,必将衍生出新的冰雪文化。
2022-07-0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抗疫成果折射出的国家治理成功之道令中国年轻人更具有民族自豪感、更加自信。《环球时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近日围绕中国年轻人开展了民调。

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在回答相对于5年前,今天提到西方国家,您心里是什么感觉这一问题时,选择仰视西方国家者仅占8.1%;选择平视者有48.3%;回答俯视者则上升至41.7%。在过去数年里,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失败,使中国民众整体进入了一个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而中国青年成长在祖国飞速崛起的时代,在与西方的交往中,他们有更强的自信和更足的底气。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弊端,这是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针对哪些是中国‘平视’西方国家的标志性事件,选择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防控成效全球瞩目的受访者最多(53.8%),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与众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40.5%);选择世界经济遭重创,中国成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的受访者分别有37.6%和30.3%。

在有关对西方国家好感度的问题上,逾四成受访者青年回答变差,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西方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恶意炒作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以及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种族骚乱不断等。

(摘编自《中国青年西方观因疫情改变》,中国青年网2021420日)

材料二

(摘编自《环球时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2021年4月20日)

材料三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自由主义,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公民不服从防疫措施的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化难以使全社会具有统一的正义观,不同阶层对正义的不同看法演变成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

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的错误引导和民众的价值观混乱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有限政府理论弱化了政府的力量,使政府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高效率地解决紧迫性问题。而中国社会能够普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摘编自陈树鹏《新冠疫情背景下中西方价值观比较和启示》)

材料四

坚持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价值导向。正确义利观恪守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中国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中国希望全世界共同做大发展蛋糕,特别是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和成果。重视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需求,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继续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各国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不足和短板,各国应团结合作,共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国将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和疾病防控能力。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科技企业、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等多种原因,导致有超四成受访者青年对西方国家好感度的问题上,回答“变差”。
B.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科技”和“国民素质”两个领域的占比分别是最高和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翻了一番多。
C.“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和“社会治安”被近三成的中国青年看作平视西方国家的标志性事件和西方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D.中国青年“西方观”因疫情发生改变,有着复杂的成因,由材料二可知西方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做得不够好是其中一个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国家的消极应对疫情充分暴露了西方社会体制的弊端,是中国青年对西方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
B.中国的迅速崛起和文化自信,使中国民众进入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也使中国青年在与西方的交往中更有自信。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阶级分化严重的西方发达国家则难以使全社会具有统一的正义观。
D.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能表明中国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
3.新时代的中国要如何加强国家发展合作?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概括和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涵养平和的心态

盛玉雷

进入互联网时代,公共生活愈发由线下延伸到线上。从热衷跟帖盖楼,到频频微博互动,从个性表达观点,到社群互帮互助,人人都能手持麦克风,公共舆论场从未像今天这般热闹。

但热闹里往往也少不了喧嚣。一段时间以来,大声嘶吼成了部分人表达自己的惯常方式,一言不合就……甚至入选了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粽子和豆腐脑要吃咸的还是甜的,相声圈师徒反目应该支持师傅还是徒弟,熊孩子与路人打闹谁更占理……简单的议题讨论轻易就会开撕,使得海纳百川的舆论场变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炙烤着网民焦躁的情绪,冰冻着并不复杂的真相。

从以前不懂得生气,变得倾向一言不合就生气,这一现象本身也在网上引发争论。有人说,会生气是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恰恰是种社会进步。司机路怒是因为前车不遵守规则,用餐突然暴起是缘于孩子吵闹影响公共秩序,面对侵犯个体权利的行为,生气成为一些人表达社会是非观念、提醒公民素养的主动选择。

然而,当许多这样的个体反应,通过社交网络的放大发酵,就会成为互相点燃的引信。只和持相同意见的人们抱团,使得人们难以发现自己思考方式的漏洞,增加了走向极端的可能,这便是社会心理学中集群极化效应。在集群刺激之下,看似正当的生气,逐渐演变成对自身权利的过度反应。

在一个多元社会,利益的冲突与妥协、价值的碰撞与交融、观念的萌生与变迁不可避免。碰撞冲突中,生气无可厚非,但表达生气的方式却应该有的放矢。任何时候,灼伤彼此”“以毒攻毒都不是消解分歧、化解矛盾的良策。

吃瓜群众身陷情绪泥沼,就需要有人挺身相助。对那些有能力定纷止争的人来说,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个网红或者大V,而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性精神,引导网民共建当代中国公共舆论领域的罗伯特议事规则,通过和谐有序的探讨、条分缕析的解惑,避免网民陷入集群极化的陷阱。

去年9月,围绕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丘成桐和杨振宁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紧接着,针对要不要产业政策,林毅夫和张维迎公开辩论。这样的理性交锋,没有动辄挥舞道德大棒,而是思维碰撞、火花四射。在尊重对方前提下切磋观点,不仅没有让哪一位当事人掉价,反而让真理越辩越明,让真相荡浊涤清。

色彩斑斓的世界离不开每一种颜色的汇聚。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形成,都要经过从分歧到最大公约数的阵痛;任何一件舆论争议的解决,也是依赖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而不是党同伐异的不断争吵。说到底,不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言不合不合生气的简单粗暴。多些彼此尊重宽容,少些一言不合,方能让弥漫社会的戾气、火气,转变成弥合差异的和气、弥足珍贵的朝气。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冲突,以致“以毒攻毒”“灼伤彼此”。
B.司机因前车不遵守规则而路怒,这种正当的“生气”体现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C.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舆论场热闹非凡,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大声嘶吼”的喧嚣。
D.只要换位思考、彼此尊重,就能够弥合差异、消除分歧,使社会充满和气与朝气。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篇是通过对社会上弥漫的各种戾气、火气的批判,来论证作者的观点的。
B.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C.文章标题“涵养平和的心态”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观点,开宗明义。
D.文章分析具有较强的辩证性,作者认为“生气”无可厚非但也不应该反应过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声嘶吼”的喧嚣,使得网民的情绪变得更加焦躁,即使是简单的议题,其真相往往也容易被掩盖。
B.丘成桐和杨振宁围绕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交锋,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理性交锋,进而让真理越辩越明。
C.共建当代中国公共舆论领域的“罗伯特议事规则”,需要和谐有序的探讨、理性分析、细致释疑等方式。
D.所谓“‘集群极化’效应”,即放大发酵个体的反应,它必然导致人们走向极端,对自身权利反应过度。
2022-06-22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复课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