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远古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东北古族群进入中原,“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气,为中华民族族体之熔铸注入了新的血液,为缔造祖国的文明谱写了独特的篇章”。近代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精神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方,促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搞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摘编自范恩实《新时期中国学界东北边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2023年9月15日,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早期文明阶段,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更多信息,可以用遗迹遗物廓清历史迷雾;而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通过考古发掘“证经补史”,则可以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事实上,考古既是在不断发现遗存,探寻历史,也是在不断传承历史,弘扬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复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不仅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见天日、重获新生,也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


(1)有人认为,“通过考古能够完全复制历史,还原真相。”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释我国考古工作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3 . 中国的两汉文化上承先秦下启后世,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留下了众多开创性篇章。其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生动展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交融的精神硕果。这表明(     
①文化交融可以促进文化繁荣
②外来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深刻影响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央视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播出以来,不断掀起收视热潮。节目用影像解构出25个中国汉字背后的基因密码和历史文化典故,每个汉字都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隐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从《汉字听写大会》、《汉字五千年》,再到《“字”从遇见你》,央视一直坚持向国人推广汉字的主要价值在于(        

①展现深厚内涵,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和文化发展方向

②激发文化共鸣,让不同年龄的人形成对社会和历史的共同认知

③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汉字特有的文化魅力以提升文化认同感

④坚定文化自信,从汉字中体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战争,最初用于攻战搏杀,逐渐演变成强身健体的运动。近代以来,武术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逐渐减少,健身、防身、养性、娱乐和竞技功能得到了空前发展,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如今,武术成功进入全运会、亚运会,武术运动正在世界各地兴起。中国武术文化(     
①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既是中华文化精粹又具备人类体育运动共同的价值与功能
③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创造的智慧结晶
④在兼收并蓄中向前发展,成为连通中外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高考领航卷(五)
6 .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神物。人们从自然界现实存在的动物身上“取材”,经过人脑的“综合再造”,形成了龙的外在形象。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代表着吉祥、力量、腾飞和智慧。由此可见(     
①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志
②中华文化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③价值观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
④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目前所知“中国”二字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青铜酒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 意为在天下的中央地区建都。 甲骨文中“中”字代表一面旗帜迎风飘扬在部落中央,“国”字的左半边是城邦的聚集,右边是兵器戈,意为拿起武器保卫家国。如今, “中国”所蕴含的意义从简单的地理坐标演变成一部鲜活的民族发展史。这一演变(     

①佐证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大连续性

②诠释了文化具有多样性,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凝聚着人民的实践智慧

④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得益于(       )

①坚定了文化自信,使其成为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同时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中华文化未曾断代,保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流传的有效性

④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合理成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馆藏的近4万枚汉简记载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丝路贸易、诏书律令、仁孝之义、情谊往来等,像一部记录两千年前汉代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每一枚简牍虽然字数有限,但记载的内容生动丰富,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窥见历史的细节,找寻早已消散于历史尘烟中的故事。这表明(     

①汉简丰富创新了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展现着文化内容

③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增强其影响力

④简牍能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提供证据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正是考古,为我们寻回那关乎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透过众多考古成就,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密码”。

如今,我国考古工作者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遗址考古,在能调节温度、湿度的考古方舱内,从满坑的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中,逐件提取文物,令人震撼。近年来,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系统实施,良渚申遗、三星堆上新等话题频上热搜,“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供不应求,众多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无声的历史文化遗存,正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与公众跨时空对话。与此同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考古也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推进联合考古行动、文物保护项目……中国考古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1)我国的考古成就解开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密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习近平主席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请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我国考古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原因。
2024-03-19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