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9659871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率
C.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点时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土豆中含有儿茶酚氧化酶,可将无色的儿茶酚分解为棕色的醌类物质,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定性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现利用土豆提取液和儿茶酚溶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试管
编号
蒸馏水pH6缓冲液土豆提取液(含儿茶酚氧化酶)1%儿茶酚溶液温度(℃)
12mL1mL20
21mL1mL1mL20
31mL1mL1mL20
41mL1mL1mL20
51mL1mL1mL4
61mL1mL1mL40
71mL1mL1mL80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在加入儿茶酚氧化酶之前需提前预热反应系统到预设温度,避免酶加入之后还未达到预设温度从而产生的误差
B.若第4组产生的棕色最深,则可确定20℃为儿茶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
C.酶在4℃低温和80℃高温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可逆失活
D.若4~7组反应后颜色不同,可在颜色最深的一组对应的温度下保存儿茶酚酶
2022-07-28更新 | 2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酶与底物结合之前,其空间结构与底物不完全互补,在底物诱导下可出现与底物吻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为验证该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简称S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的结合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SCTH、SCU分别表示催化CTH和CU反应后的S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酶催化CTH和CU两种底物的结合中心位置相同,说明S酶没有专一性
B.S酶与底物结合后,提供了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活化能
C.S酶结合中心的结构发生变化时,部分肽键会断裂
D.进一步探究SCTH失活或是空间结构固化,可增加SCTH催化CTH反应组
2022-05-29更新 | 6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需酶参与的代谢反应都需要ATP供能
B.酶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
C.酶促反应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故与外界条件无关
D.经过高温处理的酶,只要降温活性完全可以恢复
2022-08-11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