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导学案(统编版必修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胜利
全国 高一 课前预习 2021-08-10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时间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________和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________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_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_阵营的转变。
2021-08-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导学案(统编版必修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胜利
填空题 | 容易(0.94)
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决定性胜利: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________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走上_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3)重要的意义: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_,在中国建立起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的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021-08-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导学案(统编版必修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胜利
填空题 | 容易(0.94)
3. 中共八大指明方向
(1)意义作用
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_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__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_______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________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
2021-08-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导学案(统编版必修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胜利
填空题 | 容易(0.94)
4.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体系,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2)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_才能救中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_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08-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导学案(统编版必修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胜利
填空题 | 适中(0.65)
5.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________________,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2019-12-09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0.4)
名校
6. 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尽管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但就整体建设速度而言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经济基础为薄,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19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居全球第十一位。1953~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11.2%。(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集中体现在两大历史性突破上。一是实现了工业基融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我国用了20多年时间,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在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国防科技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中国还抓住历史机遇,在上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促进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后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在制度建设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理论探索上,提出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开创的,有人据此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对此应如何正确认识?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11-13更新 | 298次组卷 | 36卷引用:统编(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022-11-23更新 | 254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8-28更新 | 805次组卷 | 33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