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浦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广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0-14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有观点认为,“有文化的人”从来不会停止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建设和提高,从不放弃每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人们的下列行为意在提高自己精神世界的是(     
①参观艺术展馆,欣赏艺术精品   ②参加换届选举,行使神圣权利
③逛淘宝商城,订购心仪物品       ④去国家大剧院,听名家演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敢医敢言”的钟南山院士不仅为中央提供了决策参考,还为群众提供了防疫指导。他的“敢医敢言”源自深厚的研究功底、扎实的医学素养,更源于自幼父母给予的“当事实和权威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当然首先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的谆谆告诫。这表明(     
①实事求是的品质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③家庭文化氛围对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家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从文化的角度,材料主要说明读书(     
①是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对人的影响往往是自觉的、主动的
③能够实现文化力量的直接现实性转化
④能够为人提供精神食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国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西藏的传统民族文化。如大力加强对藏语文的保护和学习,将布达拉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种种举措,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西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使更多人了解了西藏的历史和文化。国家积极保护西藏的传统民族文化(     
①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②是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必然要求
③正确处理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④是实现西藏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复兴的根本举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清明节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清明节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和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节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随着时代变化,出现了鲜花祭扫、网上缅怀等寄托思念的多种方式。对清明节习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产生持久影响
③要善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传统清明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清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互联网等科技的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现在,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材料表明(     
①多种文化传播途径造就了多样的亚洲文明
②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商业贸易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客家民系是中原汉民躲避战乱,经过多次大规模南迁后形成的。中原汉民的南迁一方面为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所在地文化的精华,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南迁汉民的团结和奋进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材料表明(     
①战争是推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文化融合是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因
③先进文化的传播能促进文化繁荣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63岁的阿木爷爷运用榫卯结构,打造出鲁班凳、苹果锁等精致的木制品,征服了117万海内外网友。一榫为阳,一卯为阴的榫卯暗合了古人哲学中“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道理。采用榫卯结构建造的故宫紫禁城经历过200多次地震,历时600年不倒,展示了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文脉。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至今决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②中国古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中国传统工艺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同   ④精神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近年来,贵州省镇远县按照“修旧如旧守住灵魂”的要求,对镇远古城进行改造提升,改善了镇远古城的人居旅游环境,提升了古城整体形象,进一步实现了对名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修旧如旧”式改造提升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助力经济转型,推动高速发展   ②承袭文化追求,重演历史画面
③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④提升文化品质,滋养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某学者将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一棵历经数千年而不倒的大树:“这棵树在成长中,不断融合新的文化元素,抽芽长叶,但如果没有来自树根的滋养,便是无本之木,就难以花繁果盛。传统,就是树根该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     
A.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B.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规律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D.文化继承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近年来,人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年画、剪纸等与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结合,制作出专题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既有非遗本色,展示传统的魅力、民俗的乐趣;又紧随时代潮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市场反响良好。这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     
①通过文化形式创新追求经济效益   ②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   ④与现代审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杂技《芭蕾对手顶·东方天鹅》中,芭蕾舞表演从地面延伸至空中,幻化为高难度的“肩上芭蕾”,西方芭蕾舞的浪漫和东方杂技的惊险珠联璧合,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该杂技在俄罗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演出,广受好评,让世界观众领略到中国杂技的魅力。这表明(       
①借鉴外来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关键       ②东西方艺术的融合能够推动文化创新
③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国际性的高雅艺术       ④中国杂技艺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20年9月9日,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0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在线上正式开幕,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央视网、快手等近20家平台同步直播,在线点击量超2000万次。据此可知(     
①科技进步是决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平台直播拓宽和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③平台直播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时空局限,传播文化
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写完《满月儿》的贾平凹陷入茫然,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商洛,于是沿丹江,下丹凤,走商南,白天走村串寨,晚上在村民家中写作,从此走出创作瓶颈。这表明(     
A.文化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B.文化能够拓展创作者的思维空间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D.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