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测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江苏 高二 学业考试 2022-08-28 1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B.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C.生产工具极其简陋D.建立平等互助关系
2022-08-28更新 | 8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商业和城市进一步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①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②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③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这一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圣西门、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计蓝图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     
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主张阶级斗争,反对阶级调和
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④使中国人民谋求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关于“过渡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在这一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
③在这一时期我们实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这一时期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8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9更新 | 2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的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设立海南为经济特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2020-01-16更新 | 1296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时代课题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④②①
2021-11-29更新 | 26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高考专题训练: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3讲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       
①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②我国未来对社会发展会更加重视
③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④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十四个坚持”
③“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有恒产者有恒心。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财产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形成国退民进的发展态势
③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形成良好预期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2-08-27更新 | 99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节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     
A.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B.计划和市场
C.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D.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
2022-08-27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测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功不可没。下列属于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     )
A.财政政策和行政命令B.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D.货币政策和价格政策
2022-12-19更新 | 981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A.坚持党的领导B.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C.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2021-11-28更新 | 1195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回望历史、环顾世界,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思想上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告诉我们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       
A.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B.多谋民生之利
C.多解民生之忧D.实现人民幸福
2020-12-29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长期以来,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竞争力薄弱使我国一些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但近年来,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天文观测、深海潜水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     
A.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B.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C.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
D.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2-08-27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测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下列属于政府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的是(     
①某省给予社会托老所床位财政补贴
②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720元
③某省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④上调2019年各地农村低保标准,上调农村低保补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28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_________。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________。(     
A.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D.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9. 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根本的依据是
A.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