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山东 高一 期中 2022-11-25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近年,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又有重要收获,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考古学家认定,三星堆古文明遗址距今约5000年至3000年,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夏王朝建立之前。对该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铁制农具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
B.生产力水平较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土地等生产资料已完全转归家庭私有
D.出现了城市,人类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高耸入文明时代了。”下列能佐证“耸入文明时代”的有(       
①文字的发明
②部落联盟的出现
③国家的产生
④农耕和畜牧业的发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有人曾诉说封建社会老百姓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养。造成封建社会百姓生活“八苦”的根源是(       
A.地主阶级利用“君权神授”钳制人民的思想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地主阶级利用暴力机关对人民实行政治统治
D.封建等级森严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文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导致资本主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通过海外殖民掠夺,获取巨额货币财富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却又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D.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这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伟大著作,它的发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实现了全人类思想上的解放                           
④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完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3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由于新冠疫情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西方国家民众对马克思专著《资本论》的关注度高涨。有专家指出:资本主义带来丰饶的同时,弊端更加明显。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于贫富差距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始终处于激化之中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D.资产阶级会采取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政策和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指(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制定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C.进行改革开放
D.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19-09-27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统编版(2019)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同步练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暑假期间,厦门市某高中课题小组成员共享了他们所搜集到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图片资料。通过这些图片和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     
1926年2月,福建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一厦门大学党支部成立1954年,华康烟厂实行社会主义改遣,改称“公私合营厦门卷烟厂”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厦门排名第26名
A.我国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
B.中因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
C.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鲜明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将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埋藏于记忆深处,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下列对这段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④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11-10更新 | 5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一个个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展示了“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中国自信与豪情。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宣示:“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新的伟大奇迹,必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下列关于“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的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0更新 | 201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有(       
A.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C.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D.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本质是(     
A.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B.不断为人民创造幸福
C.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而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为此,我们党应(     
①敢于斗争,以伟大斗争统领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③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发生变化的最大实际
④坚持守正创新、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时代之问”是指新时代(       
①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②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单纯是生存问题,同时还包含着民主、法治、公平、环境等多方面需求在内的更高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折射出(       
①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
②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
④要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这说明了“十四个坚持”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习近平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连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先进的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
③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国际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