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江苏 高二 期末 2023-01-11 5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22 年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将平均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47万元)的奖金。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A.思维促进存在的发展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存的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史上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的有(     
①“气者,理之依也”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与“水是万物的始基”
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与“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31更新 | 4187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小康”最早出现于《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小康”有安康、安居之意。是用以劝谏西周统治者的一个普通词汇。千百年来,“小康” 一词经历了漫长的意涵衍变过程,逐渐成为封建君王、先贤圣哲和平民百姓表达对政治清明、经济繁柴、社会和谐、家境富裕的向往和追求的通俗词汇。小康寓意的变迁告诉我们(       )
①意识的内容会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②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③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时代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不同时代社会实践条件差异 决定意识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是客观的,只要把握事物的必然联系就能事半功倍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使人的实践活动突破规律的限制
③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的发生
④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⑧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依然跟广大医护工作者一样冲在前线,始终如铁人般拼命: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甚至在飞机上研究治疗方案……赢得了国人的尊重和爱戴。由此可见(     
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活动参与者,决定着社会历史的性质与面貌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色彩系统灵感源于中国传统矿物颜料色彩,色彩的选择源于对三个赛区城市冬季色彩及春节文化色彩的调研,以及对自然四时天地五方和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既体现冰雪运动、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新内涵,又传递着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这给我们进行文化创造的启示有(     
①立足人民需求,传承文明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③保持开放心态,海纳百川
④立足时代之基,体现时代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正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下列对民主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C.民主斗争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其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D.民主是与专政相对立的,实行的是多数人的统治
2020-11-08更新 | 82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试题汇编:专题一 第一框 国家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21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提出4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国会拉锯数月后,方案最终降至1.2万亿美元,于11月15日在两院通过。由于美国州政府不隶属于联邦政府,具有很大的自治权,所以该法案在州一级的实施将面临较大问题。这体现了(       
①联邦与州之间关于国家最高权力的争夺从未停止过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③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具体利益和意识形态存在根本差异
④作为联邦成员的州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美国为维护其霸权,试图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频打台湾牌。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国人民解放军断然封台军演,美国“里根”号航母紧急后撤,中美关系面临考验。材料表明(       
①坚定维护主权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安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