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四川 高二 期末 2023-02-02 1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2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巴厘岛出席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
②2022年11月20日,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③2022年08月31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
④2022年12月19日,“阿拉伯艺术节”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2年4月23日,我国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时强调,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可见,开展全民阅读大会有利干(     
①繁荣图书出版市场,构建文化产业新格局
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文化建设
③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
④从根本上保障公民平等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合肥市文旅网红打卡点培育提升行动方案》于2021年11月10日发布。根据方案,合肥市将实施乡村文旅网红打卡点培育建设行动,实现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美丽文化、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③乡村文化能潜移默化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价值可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一一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强调文化软实力是制胜之道是基于(       
A.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C.文化软实力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D.文化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国茶艺申遗成功有助于(     
①保护文化多样性,守好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②证明中华文化优于世界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不被开发利用
④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成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伴随着网文出海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海外受到欢迎。电视剧《扶摇》登上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及多国电视台,引发全球观影热潮;电视剧《天盛长歌》成为Netflix最高级别预购的第一部中国古装大剧,正在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走向全球。材料表明(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B.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日益得到世界各国认同
C.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互鉴
D.网络文学成为中国向世界输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22年11月20日,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拉开帷幕。作为国际足联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多频道、跨平台融媒体传播矩阵,充分释放“5G 4K/8K AI”技术优势,以“科技感”十足的智慧智能手段点亮世界杯报道,为亿万观众完美呈现这场足球视听盛宴。这表明(     
①应用现代传媒技术使体育赛事更容易被传播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③体育比赛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现代科技的应用对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我们崇尚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更应守护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两年,我国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这是因为,庆祝民族节日(     
①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延续
③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意义重大
④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特殊魅力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诗经)《楚辞》与汉乐府,构成中国诗歌的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文人诗歌传统,并孕生了格律诗体。唐宋时期,近体诗与词相继出现并繁盛起来,元代又兴盛了曲。与此同时,各类“古体”也一直为人们使用。新体流行,旧体不废,这一中国古代诗歌史的规律,也同样体现在当代诗词创作中。这主要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要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和当代文化的转化
④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成为新潮流、新趋势。区块链、5G、AI等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传承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从2021年开始,元宇宙和NFT的概念开始流行,NFT数字藏品开发更是成为当前非遗数字化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这表明(     
①文化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融汇时代内容
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不断融入流行元素,文化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④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实现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充实艺术教育课堂,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①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表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充分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特有的作用
④能够促使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二十大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据此有关专家认为,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就要让文化长在泥土里,让文化活跃在舞台上,让文化流在血脉里。让文化长在泥土里的理由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是植根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印度国父甘地有一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要尽情地吹进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启示我们(       
①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不可取的②要时刻保持对外来文化的警惕
③与外来文化交流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在交流借鉴中坚持文化趋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22年10月26日 海峡两岸汉字节在厦门海沧区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汉字节旨在通过征选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性汉字,举办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笔会等交流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众情谊。材料说明(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节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④汉字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