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A卷)
辽宁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5-03 7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里的“吸收和改造”包括(       
①唯物史观
②剩余价值学说
③德国古典哲学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充分证明(       
①封建制度始终制约着社会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无法在中国存在
③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是我国取得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源自于中华民族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④是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为此我们要(       
①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
②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④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5. 2022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大闭幕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①凝聚国人夙愿,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③是镜中花、水中月,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④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世界和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准确理解包括(       
①创造了人类经济新形态,必将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②追求的不仅仅是“富裕”,而且是“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③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成功驾驭了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经济思想B.法治思想C.军事思想D.外交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2022年5月10日,A市召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吹响决战“冲锋号”:上半年完成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前基本完成任务,年底前实现全面高质量收官。今年该市全面实施了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布局优化和专业化重组整合工作。上述做法旨在(       
①消除企业经营风险,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骨干企业
②实现A市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提高A市国有企业运营质量
③增强公有制经济控制力,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打造一批A市国企劲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21年,全国网信系统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对严重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法律法规的网站平台,依法予以严处。这警示企业经营者应(       
A.守法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
C.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回报社会
D.抓住机遇,制定正确经营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一思想启示我们(       
A.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B.企业应完全垄断市场,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C.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D.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2022年国家新增专项债发行4万多亿元,其中大约2.5万亿元投向交通、生态环保、能源、城乡物流等基建项目,有望拉动今年GDP增速加快约1个百分点。这属于(     
A.积极的财政政策B.稳健的货币政策
C.消极的财政政策D.消极的货币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下列发展理念与该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A.开放发展B.协调发展C.绿色发展D.共享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基于(       
①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实体经济决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
③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④实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政治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工信部、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劳动力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地区转移;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该做法旨在(       
①优化制造业布局,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
②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③安排生产要素配置,降低相关产业生产成本
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9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小吕爸爸的收入和小吕妈妈所获得的股票分红分别属于(       )
①经营性收入     
②劳动性收入     
③财产性收入     
④转移性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6. 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被称为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D.社会保险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四川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这些举措有力克服了各种灾害的不利影响,全年粮食实现了增产丰收。


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2022年我国粮食增产丰收的原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快速向基建强国迈进的十年。这十年,我国不仅加速推进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新突破。10年来,我国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战略骨干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高质量投资,以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同合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10年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加快升级、融合发展、创新优化的特征,并以视讯、智能汽车等产业链为主导,为当地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带来产业、人才和资本,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解读材料一图表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解读中国十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密码。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某学校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开展宣传工作,请你从“有理想、敢担当”两个角度为该校分别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得包括个人和学校信息,每条标语不得超过3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4,5,6,7,17,20
2
经济与社会
3
哲学与文化
4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单题
20.85非公有制经济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30.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来源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单题
40.8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单题
50.94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的特点  党的二十大单题
60.85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党的二十大单题
70.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单题
80.85国有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单题
90.85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单题
100.65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宏观调控的手段单题
110.65宏观调控的手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单题
120.65贯彻新发展理念单题
130.65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构建新发展格局单题
140.65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单题
150.85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单题
160.94社会保障的内容单题
二、主观题
170.85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材料分析题
18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材料分析题
19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材料分析题
200.65中国梦的特点  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  党的二十大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