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辽宁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5-13 7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需要放在中国近代以来历史长河之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进行认识和把握的重大历史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和重大意义。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③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以下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改革开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④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统揽四个伟大——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说明(     
①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满足人民一切需要
④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3-04-03更新 | 43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某县县委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粮食安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增收致富等百姓关心的话题,不搞政绩工程,多做民生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该县委(     
①推动了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
②把责任与担当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③贯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壮丽的华章。下列对“三个务必”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
②它展示了党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③它体现了伟大斗争在“四个伟大”中的决定作用
④它践行着我国政府为民服务、求真务实的哲学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2022年3月,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山东老兵朱彦夫,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作为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朱彦夫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朱彦夫的事迹(     
①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②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
③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④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3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23年3月2日,按照党中央有关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党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等有关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习近平认真审阅了述职报告并提出重要要求。有关同志按规定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     
①是坚持“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体现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④是自觉接受民众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的廖俊波:从凿穿绝壁引清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到牺牲在扶贫一线的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胸蕴家国、心系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人生凯歌。这表明(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容是不同的
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③必须发扬党员的自我革命精神以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能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8更新 | 21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4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敢于担当作为是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源头活水。当前,世界局势动荡,有的干部一心只为当好“太平官”,干事创业畏手畏脚,做“好好先生”,这无法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     
①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②积极主动作为,始终保持务实进取的精神状态
③敢于攻坚克难,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④坚持民主执政,坚决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从党的二十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3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民营经济活力迸发。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的法治化
②居于领导地位,坚持对经济建设领域的全面领导
③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④加强思想领导,保证经济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座谈、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这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③展现出我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④是回应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待的制度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此,下列解读有误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全民性质
B.工农联盟是夺取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C.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D.这一规定回答了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是(  )
①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要求
③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6-04更新 | 3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①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全民的民主
②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③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超阶级的民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4更新 | 184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二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在过去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坚持高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检查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23个监督工作报告;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93人次,圆满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       
②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③行使最高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       
④行使审议权,审议通过国家法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目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直接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中央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中国共产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举办常委会党组集体学习专题讲座10讲,常委会专题讲座31讲,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26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和6期地方人大负责同志学习班,基本实现了新任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学习全覆盖和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培训全覆盖。加强代表学习培训(   )
①有利于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专业素养
③有利于人大代表积极作为,保证国家机关高效运转
④是推动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社会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
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这体现出党和人大的关系是(     
①人大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②人大要对党负责,接受党的监督
③党要支持人大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       ④党和人大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牵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图反映了公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下图(     

   

A.①监督②选举③质询④提案B.①选举②监督③提案④质询
C.①选举②提案③监督④质询D.①监督②提案③质询④选举
2023-07-09更新 | 40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6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22年经济形势和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就推动长江黄河流域纵向协同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组织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③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④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22. 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某调研组围绕“做好农业科研,端稳中国饭碗”主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实地调研。与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召开专家协商会,积极开展民主监督,保障粮食安全。这说明人民政协(     
①发挥协商民主,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职能
②关心地方事务,通过民主监督职能来管理国家事务
③广泛凝聚共识,围绕国家大局和中心任务破解难题
④聚焦调研内容,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22年经济形势和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各民主党派就推动长江黄河流域纵向协同发展、加强科技人才引进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①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③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④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2022年7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重点阐明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之所以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因为(     
①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
②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我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④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2023年,某省城市社区要建设100个“社区居民会客厅”。“社区居民会客厅”推动社区服务模式向邻里化、亲情化转变,实行“家庭化”“客厅式”服务模式,是一个集政务办理、展示交流、文化休闲、便民服务、智能体验于一体的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居民会客厅”的建立(     
①赋予社区行政职能,推动基层管理规范高效
②整合社区自身资源,促进基层自治更加亲民化
③创新社区自治方式,形成多元主体治理格局
④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法治的呼唤也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有(     
①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关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④法律没有阶级性,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2022年12月的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我国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因为(     
①宪法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宪法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③宪法是我国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
④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数量大大增加。针对新兴领域风险点、空白区,及时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由此可见(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取得显著进展
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③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9. 2022年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正式开始施行。该条例加大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完善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工作机制,并强化了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履职约束。国家出台该条例旨在(     
①做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创业创新潜力
②协调发展,实现产业转型,提升个体户竞争力
③简政放权,优化公共服务,增强非公经济活力
④繁荣经济,减少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服务能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23更新 | 214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做了规定。此法的颁布(     
①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体现
③旨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④将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1. “入目皆芷荷,扑鼻是芝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领导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②严格执法——促进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③支持司法——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④带头守法——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2022年1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新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和屏蔽外链等行为将受处罚,最高罚款提高至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五。这表明(     
①坚持良法之治,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②坚持科学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③推动全民守法,促进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一程程回望来路,一次次宣示“人民的党”“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少”;灾难来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个都不放弃”……为了践行诺言,无数共产党人视死如归、血荐轩辕,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勇牺牲并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为了践行诺言,无数共产党人将责任写在田间地头、写在大漠戈壁、写在深空海洋;为了践行诺言,无数共产党人冲锋在前,以百姓心为心、百姓利为利,“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始终在他们的血液中热烈奔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坚持党的根本立场的。
2023-04-07更新 | 154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全国人大代表不负重托、履职尽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会议期间,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代表团审议,与其他代表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使命担当、指引前进方向,发出了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员令,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部分成果如下:

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5.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是我国人权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修订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适应了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为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权益提供了更有力法治保障,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谈谈《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完善,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强调,行政裁决工作要按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通过行政裁决化解矛盾纠纷的制度,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裁决工作体制,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从严格执法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做好行政裁决工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3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2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3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政治角度考查党史党建单题
20.85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单题
30.8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单题
40.6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单题
50.6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单题
60.6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政治角度考查模范人物单题
70.85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单题
80.6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单题
90.65民主执政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单题
100.65科学执政  依法执政  党的思想领导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单题
110.65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的特点单题
120.65我国的国家性质单题
130.85我国的国家性质  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政治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单题
140.9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民主的特点单题
150.8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人大代表的职权单题
160.85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依法执政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单题
170.6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单题
180.85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我国的政体单题
190.85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我国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单题
200.85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权  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单题
210.6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单题
220.85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2023年全国两会单题
230.65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单题
240.65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   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意义单题
250.65居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单题
260.85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单题
270.65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单题
280.8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法治国家的内涵单题
290.4法治政府的内涵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单题
300.6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如何建设法治国家单题
310.85依法执政  严格执法的内涵单题
320.65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单题
二、主观题
330.8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材料分析题
340.65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材料分析题
350.65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党的二十大材料分析题
360.65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