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湖南 高二 开学考试 2023-08-30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于北京房山葭云岭丝上村,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一直在华夏大地传唱,这首歌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强起来
C.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D.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主题展览,展品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遗书、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及各类实物170余件。展品中有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杀害时年仅25岁的周介甫在狱中写给母亲的绝笔书;有刘胡兰穿过的、为庆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其母亲做的粗布中式短褂;有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的优秀共产员黄大年的笔记本等。如果给这次展览确定一个主题,下列最适切的是(     

   

A.人格的力量——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B.开天辟地——中国有了共产党
C.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
D.伟大变革——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E.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关于共同富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B.建设高福利国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C.促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D.共同富裕会随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自发实现
2022-06-22更新 | 15890次组卷 | 9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政治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漫画《全国富了才算富》启示我们(       

①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继“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航母出海、北斗组网之后,国产大飞机C919也将于2022年底交付,一飞冲天。无数的“中国奇迹”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湖南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16家企业和27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从“单项冠军”来看,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电力机车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湖南先进制造业(       
①突破了关键技术“卡脖子”制约
②筑牢了湖南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
③成为了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④占据了全球制造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11更新 | 5226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下列选项能体现“社会主义”定语的是(       
①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②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动摇                           
④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16更新 | 465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年天津高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下表为今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参与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
项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攻坚战“两新一重”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万企兴万村”行动
数量465家426家270家378家348家307家
(数据来自全国工商联《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
由表可知,民营经济(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②成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③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④是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参与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读下图,图中所示的选举方式
A.适用于各级政协委员的产生
B.体现了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
C.是间接选举,适用于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D.是直接选举,适用于区县和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23年伊始,浙江省委明确将以更大力度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发展、改革、开放工程),随后,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部署,依托全省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努力为打造三个“一号工程”贡献智慧力量。由此可见(     
A.地方党委负责管理地方重大事务B.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C.人大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D.党与人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云塘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开放空间”议事平台,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发商、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志愿者协会成员、居民代表等,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的大小事,实现有事大家说、过程大家议、事情大家办、好坏大家评。这一议事平台的建立(     
①提高了基层政权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
②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建好群众监督平台
③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④成为当地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某班同学在思想政治课上交流“协商民主的具体样态”这一话题时,分享了如下事例,其中合理的是(     
同学甲北京冬奥会期间,共有 1.8 万多名赛会志愿者和 20 余万人次城市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保障赛会顺利运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实质内涵。
同学乙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继续开设“部长通道”,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现场接受采访,解读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
同学丙某镇六百多年来兴盛的茶文化让“饮茶议事”成为小镇居民的传统,也促成了“人大代表谈心室”在茶楼里诞生。几年来,人大代表在茶馆里为群众办结 300 多件建议,修路筑渠、路灯维护等百姓关切事得以解决。
同学丁某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集体维修水塔事宜,到会113人,108人赞成。由于多数村民支持,该项目很快得到了通过。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贯彻党中央新时代治疆方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8279.04亿元,同比增长4.9%,涨幅位居全国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8元,比上年增长6.3%。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高。这得益于(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爱国爱疆人士行使自治权
②坚持新时代党的统战政策,把握大团结大发展主题
③坚持民族团结工作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发挥新疆“一带一路”枢纽作用,消除了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竞选民主、口号民主、僵尸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有效的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最关键的是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
②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就能实现全链条人民民主
③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④评判一种民主形式好不好,实践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发言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大思政课”的要求,某校组织开展“讲一个故事、写一份心得”活动,让史料成为思政“教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②“一化三改”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时代楷模”张富清的故事——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信念
④“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4更新 | 1557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23年,全国政协增设了“环境资源界”,其成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 学者等。全国政协这一重要调整(     
①是时代之需,有助于促进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是民主之需,有助于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③是专业之需,有助于提升委员在环境资源领域建言资政的效率
④是发展之需,有助于人民政协制定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