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时作业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10-05 2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1953 年 6 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这条总路线和总任务最显著的特点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
②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并举
③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④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并举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图为五四运动期间学生进行游行示威的图片,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③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2-3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
①土地革命战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十月革命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
2022-11-15更新 | 188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表反映的是1952年和1957年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变化。产生此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19%1.5%0.7%71.8%7%
195733%56%7%3%1%

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③社会主义改造得到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
④个体经济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重大胜利,是西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从此,西藏走上了由黑暗到光明、由落后到进步、由贫穷到富裕、由专制到民主、由封闭到开放的康庄大道,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西藏的巨变表明(   
①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制度基础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19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这启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       
①认识到各国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只有差别性没有共同性
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认识到别国的经验是基于别国的具体实际,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无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19更新 | 7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湘鄂冀三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来凤县高级中学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三大改造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在政治意义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胜利转变(   
①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高速的发展
②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使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4更新 | 24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说明的道理
①完成了“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课题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的路是正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12-17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两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沈阳二中、抚顺二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①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和民族资本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④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④B.③④
C.①②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许多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新式机床等工矿企业,东北、华北、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12-08更新 | 3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二十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质上就是(   
A.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的需要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D.工业国同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全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观点。这表明社会主义改造(     
①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④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3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其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②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来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

——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中共八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
A.总结成绩和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B.结合具体国情,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调整社会生产关系
C.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强调学习借鉴苏联,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作为我国政策制定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艰辛探索(     
①所要解决的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②坚持了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
④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的探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出现这种状况的背景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某校组织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进行专题学习,某班同学围绕此次的专题学习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部分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的是
A.消灭剥削制度
B.按需分配
C.生产资料全部归国家所有
D.工农联盟为领导阶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目前,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存在三大长期趋势∶首先是经济增长持续下滑,2008 年后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其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负债持续增长,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背负上沉重债务;最后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状况恶化。长期以来,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货币政策和社会平等被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这些条件如今都在连步消失。

材料二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传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社大、取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1)结合材料一,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请运用资本主义基本方盾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句话。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加以说明论证。
2021-11-1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巩固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1)过渡时期开始、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3. 材料一   70多年来,新中国这艘巨轮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上驶过了一程又一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材料二   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讦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戥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2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3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40.6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50.6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60.65探索时期的理论指导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7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80.65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单题
90.8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100.8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11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2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单题
13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14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5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60.6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单题
17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80.65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90.6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0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二、主观题
210.6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220.6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材料分析题
230.6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