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考试题
河南 高三 期中 2023-12-15 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的天堂,无产阶级的地狱。事实完全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由于它的没有限制的盲目冲动,由于它对剩余劳动的狼样的贪欲,不仅突破了劳动日的道德上的最高限度,并且突破了劳动日的纯粹生理上的最高限度。它侵夺了身体得以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时间……”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     
①资本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②雇佣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③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④工人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排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③目的是为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④革命性质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上,是一个既包含“质变”又包含“量变”、表现为“质变一量变”的历史历程。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严格界限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这表现在(     
①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②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推动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转变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1更新 | 62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的飞跃”的价值在于,这一思想(     
①植根于那个时代所在的社会现实之中
②为解决新时代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③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时代课题
④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观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十四个坚持”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思想的核心内容
③“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十个明确”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时代变革的基本动力和显著标识,构成时代划分的根本尺度。社会主要矛盾不变,则时代不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代必发生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     
①解决了我国当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
③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
④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27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必修1第四课课时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从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法治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以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据此分析,下列推导关系正确的是(     
①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加大减税力度→减轻民企负担→规避市场风险
②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
③着力保护民企产权→稳定投资预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④定向降准→增强对民企的信贷供给能力→缓解融资难题→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与2022年相比,2023中国企业500强投入的研发费用增长9.07%,平均研发强度提高了0.04个百分点;专利申报数量增长了13.03%,其中申报发明专利增长了10.48%;申报参与标准制定增加171项,共申报参与了4992项国际标准制定。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国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②中国企业500强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③中国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④中国经济发展已由依靠投资驱动转为依靠创新驱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近期,针对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期限,税务部门多措并举力求让政策落实既有速度,又有精度,更有温度。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已累计为305万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5256亿元,相当于给企业带来一笔“无息贷款”,有效为企业“活血”“送暖”。上述政策的实施(     
①显示出国家积极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②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持续加大
③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表明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和可持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2023年7月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20条针对性举措。下列关于促进消费的举措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是(     
①减税退税降费→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以提升消费能力
②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放心消费
③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商品流通→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④创新投资机制→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于“绿色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绿色发展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
③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
④绿色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某村依托茶树资源,积极探索“三社”融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采摘、加工茶叶;基层供销社负责收购,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并协调处理村内生态环境问题。如今,该村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三社”融合发展能(     
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②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④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高效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23年以来,多地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7月3日,人社部官网公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目前,全国共有15个经济较好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上海以2690元继续位居榜首。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能加强社会福利保障,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应该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科学合理上调
③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能改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随着“浦江经验”的广泛推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日益常态化、制度化。北京扎实推进“接诉即办”工作,市领导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主动包案、攻坚克难;上海构建“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推进信访事项上门办理机制;陕西出台省级党政领导干部常态化接访包案的实施意见等,全面规范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这推广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立党的执政之基
②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回应群众新期待
④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23年9月5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①教育党员牢记党的宗旨为民造福
②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
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科学执政能力
④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这要求(     )
①人大充分行使监督权,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作用
②人大代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③人大代表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使提案权积极建言献策
④常委会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为完成底线任务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需要(     
①加强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各党凝心聚力领导民族复兴
②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发挥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③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4更新 | 285次组卷 | 5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