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黑龙江 高一 开学考试 2024-03-13 17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如期举行。黄帝作为部落联盟首领,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下列对黄帝时期生产关系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奴隶没有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B.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C.氏族长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D.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美国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影响不断发酵,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下列对于美国银行掀起的倒闭风潮认识正确的是(       
①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危机是其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并会重创美国经济
③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自由解放而奋斗。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③二战以后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跨越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意在说明(       )
①生产关系的变动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的孕育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地位等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预示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
③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
④揭露了资本主义弊端,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能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③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使命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是1840年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成果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从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②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的趋势
④中国人民从此成为谋求民族独立的主心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四史”教育是指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下列关于“四史”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共八大——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1. 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使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奥秘之所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对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②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人。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走共同富裕之路,实现同步发展
③坚持走人类以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
④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勇于开拓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重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       
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
③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发生根本性变化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2023年4月,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新征程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①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精神力量
②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因素
④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伟大事业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某班同学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       
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劳动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劳动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说明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它们都必须要发展好。这(       
①是基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是基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相同
③是基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主体地位及法律上的绝对平等
④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从经济发展实践得出的结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202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随着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中央企业各方面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国有企业实力活力持续增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2年8月,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超半数以上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这说明,深化国企改革(       
①旨在下调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②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有经济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能够增强国有资产的质量,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和政治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