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十三单元 逻辑与思维 高频微专题7 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4-18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法律与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经典诗词往往是诗意美与逻辑美的统一。
甲: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于上述诗句,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诗违背矛盾律   ②乙诗句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③丙诗运用了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④丁诗句体现对事物功能认识的超前思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①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
②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③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
④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1更新 | 10885次组卷 | 40卷引用:专题15 逻辑与思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合乎逻辑的思维要求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概念、判断或推理

逻辑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①属于复合判断中的相容选言判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覆盖全国各地及14亿人口。所以,东部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也要实现现代化②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息,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③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取得了成功,所以遵循了规律④属于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6更新 | 7131次组卷 | 30卷引用:专题15 逻辑与思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欲望和意愿是人与人工智能(AI)的最大差异,AI可以写诗画画,但只有在接受人的指令后才会执行这些艺术活动,其自身并不具备做这些的冲动与意愿。AI是艺术作品,而非艺术家。如果以上陈述为真,能合乎逻辑地推出(       
①有些会写诗画画的不是艺术家
②只有艺术家才有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
③离开人的指令,AI将一事无成
④有些艺术作品可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我怎么可能是一只猫?”漫画中的小狗或许被它自己的结论弄迷糊了。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小狗犯了(       

   

A.“四概念”的错误B.“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C.“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D.“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2023-06-14更新 | 7553次组卷 | 39卷引用:专题15 逻辑与思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耗电器待机看似是家庭用电小陋习,实则是全球关注、影响深远的大问题。相关测算显示,一个家庭常用电器的待机能耗(电器关机或不运行时产生的能源消耗)是每天0.2度到0.33度电。按每户日待机能耗0.2度电计算,一个500万人口的城市(按190万户家庭计),全年待机能耗近1.39亿度电。下列结论正确且与逻辑称谓对应的是(     
①电器拔了插头,都不会产生待机能耗——特称否定判断
②只要电器不拔插头,就依然会耗电——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可为——类比推理
④统计一户日待机能耗,能估算出一座城年待机能耗——不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0.4)

8. 【缘起】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

【过程】邻居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甲所播音乐音量昼间略低于60分贝、夜间略低于50分贝。邻居丙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甲交涉全过程的录音,“曝光”了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并在照片中甲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帖子发出后,大量网友拨打甲的电话对其进行指斥。甲遂起诉丙,称:丙公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丙回应称,甲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才构成侵权。

相关资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嗓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第五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根据《A市声环境功能区区划》(A市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依据),甲所居住的小区属于2类区,执行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1)关于居民甲制造噪声的行为是否应受到行政处罚,针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甲和乙各执一词。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判断甲乙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乙认为:只要制造嗓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就应受到警告处罚,甲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所以甲应受到警告处罚。甲认为:只有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才应受到警告处罚,自己没有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所以不应受到警告处罚。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甲丙互称对方构成侵权的各项说法逐一评析。
2022-12-06更新 | 68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逻辑与思维、法律与生活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主观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逻辑与思维
1,2,3,4,5,6,7,8
2
法律与生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单题
20.65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单题
30.85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单题
40.85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单题
50.4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单题
60.65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单题
70.65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单题
二、主观题
80.4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辨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