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四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阶段检测卷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4-18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胜利完成,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国资委数据显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中央企业共推动4组7家战略性重组,法人存量压减44%,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战略性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将有利于(     
①引导国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等功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推动需求侧改革,发挥国企的规模优势,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③把握央企在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④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确立市场主体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8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阶段检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近年来,贵州、安徽、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探索,将“四荒地”等资源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扶贫资金等转变为集体成员股份,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收益;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通过物业经营、抱团联合等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集体经济这种新的实现形式(       
①赋予了农村村集体更多的财产权利
②使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③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④有利于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图为我国十年来入围中国500强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数量变化。(       

①表明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有所下降
②反映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③得益于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说明民营经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2023年2月7日,我国股票市场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下表是核准制与股票注册制的比较


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还要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才能发行。这导致部分有潜质的企业上市融资困难,而部分基本无营收、业绩差的公司却始终不退市。


只要符合证券法规定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自行首次公开募股,不需要证监会同意,只要按规定备案即可,将选择权和判断权交给市场,同时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公开,信息披露要求会越来越高,信息欺诈和市场操纵惩罚的规则会越来越严格。
与核准制相比,实行注册制改革后(     
①完善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②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有利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④放宽了市场准入,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2023年,北京地铁里的各种特色小店明显增多,但经营冷热不均的现象十分明显,有的店铺客流不断,甚至吸引了不少人特意来打卡;有的冷冷清清,没开多久就关门歇业。这其中,有的是商品品类不足,有的则是业态不够精准,开设的茶叶店、花店不对乘客口味。地铁小店经营冷热不均(       
①取决于小店经营者能否树立良好的信誉
②是市场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③说明地铁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未充分融合
④直接影响经营者的经营性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读数看经济。我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图,由图可知,我国政府需要(     

①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引导预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②在再分配方面,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促进区域协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④坚持绿色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9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力度,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该举措的作用路径是(     
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
②国家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
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
④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风险
⑤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风险
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A.②→①→⑥→③B.②→①→④→③
C.⑥→①→④→③D.⑥→①→⑤→④
2023-12-15更新 | 156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2023年2月,某省发文鼓励企业对引进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支持科研人员以入乡兼职、技术承包等形式提供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建立离岗人员保护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和兼职、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业。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消除数据要素收益鸿沟
②通过政策支持,提高专利发明人的转移性收入
③尊重知识,调动相关主体进行专利研发的积极性
④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顺畅转移、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某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不仅造就了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农民群众。
“千万工程”突出成效(部分)
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理”,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
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5431元提高到2022年的37565元。
“千万工程”的实施(     
①推动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制度,优化了城乡资源配置
②补齐了城乡发展的各种短板,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③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果惠及更多农民
④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2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图是2011—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率情况。

注:2022年,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1.6%、86.6%和1.8%;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6.8%、15.7%和7.5%。
下列有助干解决图表(含注)反映的问题的合理建议是(       )
①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拓展国际商品贸易空间
②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快递商品附加值
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④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施以工代赈,已累计吸纳群众务工就业120余万人,发放劳务报酬140亿元,人均增收1.1万余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国家重视开展以工代赈,意在(       
①增加低收入者的劳动性收入,逐步消除收入差距
②弘扬劳动精神,传递劳动创造财富、幸福的观念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拓宽群众共同富裕的路径
④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十年来,小吕一家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取得大幅增长。下表是小吕家2012年和2022年收入情况。
2012年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050000
人均工资性收入1800030000
人均经营性收入50008000
人均财产性收入20008000
人均转移性收入50004000
根据上表数据推测,小吕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得益于(     
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②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④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图是2023年“国家账本”财政支出预算,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资料来源: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单位:%)
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0.6%;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
①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②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规模,解决当前经济过热问题
③完善第三次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财政支出更多向社保、就业、教育倾斜,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202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针对稳就业、惠民生问题指出,要加大民生的保障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力求打破阶层分化。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A.健全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B.建立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劳动性收入
C.通过完善再分配收入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D.优惠减免公益和慈善事业的税收,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消费成为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最主要的因素。2023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接连出台,为消费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下列举措推导正确的是(     
①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提升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活力       
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增加投资需求       
③降低个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④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统筹城乡→筑牢民生底线→增强消费预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阶段检测卷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了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针对性举措,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规模相当、产品相似的A、B两家民营企业发展对比图。

项目A企业B企业
市场定位科技领域,专项突破“多元”布局,不断扩张
产品市场占有率5%-7%0.2%-0.5%
专利数量发明1000余件、实用新型100余件、外观设计20余件发明10余件、实用新型10余件、外观设计5件
偿还债务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清偿一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注:两企业比地方国企贷款利率高,货款时要企业背书、抵押等;两企业在人才引进时,受社会舆论对民企的偏见影响,优秀人才更倾向选择去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探求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材料一   我国制造业发展演进图(2012-2022年)

(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5%的峰值,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

材料二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动力。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出现了下降的苗头。从专利的层次和规模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和强度低于世界制造强国3%左右的水平。在纺织服装、玩具等中低端制造业领域,我国的相关出口市场空间正被东南亚、南亚等相关国家所蚕食,同时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劳动力供给总量不断下滑,成本加快上升的困扰,而从销售方面看国内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拖累内需,海外订单锐减、出口难度加大。我国新注册制造业企业数量持续下滑,而关停注销企业数量攀升。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业如何尽快走出困境,助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3-11-22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与社会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与社会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单题
20.85集体经济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单题
30.65国有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单题
40.85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单题
50.65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单题
60.8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贯彻新发展理念单题
70.65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单题
80.8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单题
90.85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单题
100.85构建新发展格局单题
110.8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  社会保障的内容单题
120.65按劳分配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单题
130.65宏观调控的手段  社会保障的内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单题
140.85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单题
150.65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单题
二、主观题
160.65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材料分析题
170.65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图表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