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政治试题
湖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5-20 2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如此总结2023年:“我们走得很坚实”,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我们走得很见神采”,中国活力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经济成就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结果
②中国力量体现了科技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③中国神采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中华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马克思对劳动有很多不同的论述,如:
论述1:(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论述2: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对以上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痛苦的根本源泉
③劳动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④劳动的性质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来看,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据此可知(     
①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新质生产力以创造巨大社会财富为显著特点
③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④改革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4.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日趋老化,养老与健康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老有所养上持续用力,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此应(     
①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
②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增进老年人福祉
③抓住银发经济发展趋势,鼓励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④兜住、兜牢、兜准民生底线,保障每个老年人切实享受社会优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上述民生政策效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提高涉企就业和社保补贴→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稳定企业就业岗位供应
②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增加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③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家庭生育意愿→确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黄河安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实现了70多年秋伏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了12次大洪水,创造了这条“地上悬河”的治理奇迹,保卫和守护了人民的家园平安。治理黄河的实践(     
①实现了我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②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体现党是履行国家职能的重要力量
④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推出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人民法院案例库,现已收录案例3711件。公众可以透过案例知晓相关权利义务,了解相关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开放(     
①推动裁判结果符合公众舆论,提升调解的成功率
②有助于增强公众法治意识,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③体现法院法律监督机关的担当,推进司法公开公正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让法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中国画非常重视造型,讲究“是而非是”,即“形似”与“神似”问题。魏晋时期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的美学命题;清代画家邹一桂认为,“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近现代国画家黄宾虹说:“绝似物象者与绝不似物象者,皆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对“形似”与“神似”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似”是“神似”的基础,都是对原型的创造
②“形似”与“神似”相统一,是画家追求的目标
③“形似”与“神似”的斗争,推动着绘画的进步
④“形似”寓于“神似”之中,形神兼备方为精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海军女兵唐晓菁是航母山东舰上的引导员,负责引导舰载机就位、起飞。舰载机一般是逆风飞行,她要顶着6至7级大风在甲板上来回奔跑就位,还要扛着40斤的系留索去固定飞机。她说,我原来觉得瘦点好,现在希望再胖一点,才能在甲板上稳得住,做好放飞工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人的价值判断以主体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③事物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其价值判断的改变而改变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因地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河北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院团众多、名家辈出,在民间有“北方戏窝子”的美誉。河北有着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至今拥有36个地方戏曲剧种,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河北梆子剧院、保定艺术剧院老调剧团、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等享誉戏剧界;河北梆子《钟馗》《宝莲灯》、保定老调《潘杨讼》等一批优秀戏曲作品,更是家喻户晓。围绕如何擦亮河北“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各种戏曲文化
②乙:坚定文化自信,固守河北本地戏曲文化
③丙:让名家名段走出剧场,走进人民的生活
④丁: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涵养戏曲文化生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