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热点微专题专练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22 2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河北省永清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将一片沙荒地打造成服饰产业链型特色小镇,吸引3600多家商户入驻,其中80%来自北京。北京市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在一批批商钼搬走后变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从沙荒地到特色小镇,从批发市场到科技中心,生动诠释了在疏解中转型升级、在承接中孕育新机的协同发展“密码”。由此可见(     
①实践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打造城市商圈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主动将所有批发市场成功打造为科技中心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促使沙荒地变为特色小镇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京津冀协同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在疏解中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三地一张卡,协同惠民生。1.15亿京津冀群众持社保卡在京津冀坐公交地铁,还能游览景区、参观博物馆,更能看病购药结算⋯⋯这样的“一卡通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的重要成果,手持一卡“通”京津冀更是居民生活服务的未来。京津冀三地携手同行(     
①将推动协同发展转化为民生红利,增强群众获得感
②加速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为便利共享提供支撑
③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
④全面提升社保卡便民服务水平,强化资金监管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创新区域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区域布局作出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扎实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协同发展红利惠及民生。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②党坚持科学执政,按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③党积极履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职能   
④党始终把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作为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十年来,三地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两翼”联动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持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
②坚持了对以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连续性的积累为间断性提供了必要准备
④坚持辩证思维,科学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0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部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5. 2023年7月,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三地轮值“链长制”,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该方案的出台旨在(     
A.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区域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水平
B.充分发挥市场在京津冀地区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C.扩大工信部门在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协同方面的职能
D.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增强京津冀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五子联动”是北京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五子联动”指的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大举措联动推进,形成叠加效应,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具有相对性,要把事物的非本质联系转化为本质联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五子联动”表明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应该积极创造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23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因为(     
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发展实体经济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③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④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环京地区着力打造“通勤圈”,重在提升环京地区与北京的同城化效应;强化京律、京雄联动,围绕疏解和承接功能打造“功能圈”,重在通过功能互补,共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着眼区域更大范围打造“产业圈”,重在深化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打造“三圈”彰显出(     
①要立足“三圈”,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②从整体上把握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性质与规律
③适合京津冀的个性做法寓于区域建设共性中
④对城市建设的诸多构成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布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启示我们要进一步(       
A.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C.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D.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4年来,公众将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快速构建和紧密落实,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说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
③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向
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202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中央区域办会同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一盘棋”推动产业创新、“一张网”打通交通发展、“一体化”服务民生保障,书写了一篇又一篇“京彩华章”。这进一步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依法执政
②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十年来,京津冀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定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紧扣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表明(     
A.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推动三地协同发展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D.办事情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23年12月8日,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石家庄召开,通过了《2024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京津冀三地人大今后将通过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形式,协同监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宣传、文化带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贯彻落实情况。这有利于(     
①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部署
②保证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③京津冀人大坚持严格执法,监督国家机关的运行
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地功能定位各异。北京做好内向调整,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津冀两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例,中关村的人才、创新优势与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港口、土地空间等优势同频共振,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使三地发展的“势能之差”变为“动能之和”。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由“势能之差”变为“动能之和”的经验。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直苴村的村民李济雁,在县城的彝绣一条街开了店铺,售卖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文创产品,例如绣着精致图案的彝绣笔记本,装点着彝绣的商务包等。古朴与精致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民族与时尚牵手,让古老技艺焕发了新活力。彝绣文创不仅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也日益走向世界,由楚雄彝绣饰品缀饰的时尚服装去年9月在米兰时装周上闪亮登场。安徽金寨县大湾村,连续6年举办农民村晚,村民自己编排,年轻人也热情参与。丰富的文化生活令人感慨,大家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

(2)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俦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意义。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 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2014 年 2 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要求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2015 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解决的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问题。10 年来,京津冀三地党委和政府紧跟中央决策部署和形势变化,同唱“一首歌”、齐下“一盘棋”,不断创新完善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稳扎稳打的举措,开启了三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里程,推动京津冀经济发展潜能有效激活,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发展底气和动力显著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京津冀三地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是如何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非凡十年,解码京津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十年来,京津冀“一核两翼”格局日渐清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核”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建设与承接同步推进。

十年来,交通、生态、产业这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态协同治理成效明显,2023年区域PM2.5比2014年下降了近六成。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持续强化,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已经达到1万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同时,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99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直接结算,京津冀持续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

总的来看,过去的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垒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破译这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密码。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逻辑与思维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3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2
经济与社会
2,5,7,9,10
3
政治与法治
4
逻辑与思维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原理及方法论  实践的特征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单题
20.65宏观调控的手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单题
30.85科学执政  依法执政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单题
40.85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单题
50.94国有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单题
60.85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单题
70.85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与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单题
80.65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单题
90.65构建新发展格局单题
100.65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单题
110.65党的领导方式  依法执政  党的执政理念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单题
120.65实践的特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题
130.6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严格执法的内涵单题
二、主观题
140.65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  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材料分析题
150.65党的政治领导  党的思想领导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材料分析题
160.65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