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河南 高二 期中 2018-06-06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和成果
C.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011-02-14更新 | 35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抗日战争期间,曾有一大批经典的抗战歌曲响彻华夏大地,激励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抗击敌人。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华山脚下华阴老腔、华阴迷胡直插云端的冲决气概,一如华山的刚健、雄强、峭拔、坚挺以及那种断裂、兀立与惊险、诡谲;商洛花鼓戏,柔情似水、歌如丝弦,如溪鸣,如蝉叫,如莺啼,与潺潺山泉、茂林修竹浑然一体。由此可推断
①不同区域的文化截然不同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
③文化具有地域性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6-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与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也无声地融入政治领域之中,孕育出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发展 
③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步履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应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④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作用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儒家文化讲究入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弟子多数会参加科举考试,以期有一番作为;佛教文化讲究出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多数佛教弟子都乐意选择逃离尘世,入山修行。这表明
A.文化差异难以逾越
B.阶级地位影响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C.文化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D.落后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独立自主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其影响之深,无与伦比。这主要表明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D.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公益广告《我是谁》讲述了6位平凡的基层党员,在各白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故事,用温暖朴实的镜头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理念。该则公益广告表明
①政治必须以文化的形式来呈现       
②文化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
③一定的政治是一定经济的反映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低水平重复、浅层次竞争。这些问题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掣肘。改变上述现象需要
①提升文化产品质量       
②提升居民欣赏水平
③引进国外文化产品       
④培养高素质人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半湖月色偏宜夜,十里荷香已欲秋。”一曲琵琶演绎的《春江花月夜》在波心荡月、桨橹添声的山水长卷中拉开了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的序幕,德彪西的《月光》、贝多芬的《欢乐颂》悄悄拨动人们的心弦,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天鹅舞”在美轮美奂的场景前轻盈律动,整场演出让世界惊艳。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平等交流,和睦其处
②文化创新是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发展要以多元化思想为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例如,只要是汉族人,大家都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过年都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这些都是汉民族成员彼此认同的基本依据。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稳定不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经济、政治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④要全面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B.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C.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采撷众多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其主要蕴含和表达了“家”与“国”的情怀,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②只属于中华民族
③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8-06-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2017年3月,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从中可以看出
①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②展览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才能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06-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应当
①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
②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正确地进行学习借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1-05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故乡是文学创作离不开的母题,时代发展了,现代人的乡土情结也变得多种多样,乡土文学不能仅仅是怀旧的风景式、景观式静态速写。社会的高度流动与开放,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由此可见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文化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06-06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通过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通过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中国诗词大会》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对接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该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推动文化形式、传播手段等创新
②要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要全面承袭中华传统文化
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6-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豪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
①优秀文化应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②文化创新应当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创新应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不会改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6-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著名文学大师钱锺书博学多识、学贯中西。她说道:“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我们这儿是零碎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的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交流与互鉴 ②中西方文化都能够为对方认可和接受
③实现世界文化繁荣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中西方文化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盛唐时期,长安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各国商旅、学人云集,把中国的汉字文化广泛散播到中国以外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在内的“中华文化圈”得到确立和基本巩固。由此可见
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