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浙江 高二 期中 2019-11-28 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

一、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014-10-24更新 | 4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三、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认识具有无限性。
判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判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判断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判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这表明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

四、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却不一定成为哲学家。”这主要说明
A.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哲学需要自觉地思考和学习才能掌握
B.有更多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
C.具有完全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
D.世界观与哲学没有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人类最早的哲学家都曾探究“天”的道理,研究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后来又进而转向关注人类自身和社会。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说过,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这说明
A.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界的科学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学说
D.哲学就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018-10-22更新 | 1539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天台育青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决定存在
C.是否承认存在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016-11-26更新 | 570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六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然界的存在是离不开人类社会的
②在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16-12-15更新 | 244次组卷 | 8卷引用:同步君 高2政治 人教版·必修4第7课时《世界的物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努力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该做法
A.改变了事物的唯一特性B.把握了事物的绝对静止
C.改造了事物的固有联系D.遵循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以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这为“人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科学依据。“人脑越用越灵”进一步佐证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表明(  )
①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②人类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应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认识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3更新 | 208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列各项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A.经济体制改革B.蜘蛛织网
C.袁隆平的海水稻实验D.火星探测器升空
2019-11-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