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寿阳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山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03-08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奴隶社会出现了人压迫人的现象,但我们却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
A.奴隶社会在原始社会之后产生
B.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更加平等、和谐
C.奴隶主阶级富有人性,不再杀害奴隶
D.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21-01-28更新 | 222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
2020-12-21更新 | 679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①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作为资本
②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③市场的存在④雇佣关系的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0-24更新 | 15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里所说的大会(     
A.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B.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2021-03-03更新 | 35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关于毛泽东思想,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④它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最伟大最正确的思想武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1更新 | 282次组卷 | 19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关于“三大改造”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任务
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③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
④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一理论的是(       
①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     
①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历史阶段发生变化
②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发生变化
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2-10-14更新 | 5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下列对“新时代”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消亡 
③这个新时代表明我国人民已经完全的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为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重大历史课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8个明确”从实践层面明确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8个明确”从理论层面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14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14个坚持”从理论层面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0-12-19更新 | 1016次组卷 | 59卷引用:统编版(2019)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练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分别是(       )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 
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政治基础
③都是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7更新 | 12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过程中,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民营医院的数量逐年增加,比重也在逐渐加重。这说明(       
①适当引入社会资本能够激活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②不同所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④坚持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