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1-06-02 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求是理论网载文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国际竞争空前巨大的压力,加快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这里的“文化”(       
①指高深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及过硬的本领
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④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受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化落后,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有待提高,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表明(     
A.文化促进政治的发展B.文化水平决定政治素养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是政治的集中反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古村落进行拍摄,以生活化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真实再现中国古村落的人文故事。《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唤起了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材料说明了(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具体的、有形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1-03更新 | 42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当今国际交流中,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出现在世界各个地方。“剪纸灯笼、丝绸织品、茶叶瓷器…….”这些元素成为中外交往中一张张中国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和商贸活动时,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深刻揭示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②商业贸易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
②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④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02-12更新 | 1703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2020年11月1日,第十四届(2020)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线上线下共吸引了6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4000余家文化机构(企业)参展。展会期间,主会场齐聚国内外文创精品,全世界各种精巧的创意、珍贵的文物、新锐的设计、多元的文化荟萃于此。经过14年的创新发展实践,文博会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这表明(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②世界文化相互交流,逐渐从差异走向统一
③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④文博会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勤俭节约与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家书中对晚辈的告诫与勉励在代代传诵中警示世人。时至今日,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的。对待古人家训,我们要(     

①合理吸收精华,为新时代良好家风提供丰厚滋养
②按其要求重塑家风,为家庭树立基本道德观念
③根据时代特点,推动传统家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④发挥其主心骨作用,引领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有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它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B.是片面的,它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C.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是全面的,它客观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苏州山塘街有着1100多年的历史,有“姑苏第一街”的美称;胡同是开封的一大特色,开封市区内有不少具有浓郁特色的街巷胡同,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这些古街胡同都承载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近年来,结合国家政策和本地发展需要,两地都加大了对古街胡同的保护和重建。这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③两地对发展本地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④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学习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对下列用典内容,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②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言不苟造,论不虚生——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欲灭一国者,先去其史——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某艺术家以中国古筝音乐2500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把音乐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尝试在民族音乐中融人时代元素和西方文化元素,让越来越多的中外音乐爱好者了解、喜爱上了中国筝乐。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创新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②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③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化创新的主体需要有文化自信和担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打乱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生活节奏。一些“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成为网络爆款,一些用快板、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没。这启示我们(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4更新 | 186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2020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我国古代许多描摹园林名胜、湖山胜迹的对联,多有以“半”字相互入对的,愈显其绝妙的景观与情趣,堪称“半字艺术”。湖南衡山半山亭有联云: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这两联之中,不说半山说半途,借山之路喻人生之路。了解并阅读“半字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②古代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采”字,最早出现在商,上为手,下为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后引申为搜集、采纳、颜色、理会等义:也指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神色等,字形也慢慢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