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地理试卷
天津 高三 一模 2014-12-05 3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
2.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
2021-10-09更新 | 468次组卷 | 80卷引用:南安一中20010年高二年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3.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从图中的萨尔瓦多看开普敦,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的是(  )
A.西南,6000千米B.西北,10000千米
C.东南,6000千米D.东南,10000千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A.20°B.23°26′C.30°D.66°34′
5.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2019-09-30更新 | 21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地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东南,再向南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D.向南
7.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④B.③C.①D.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
9.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纬度因素D.通过的大气路径
2020-11-06更新 | 592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1.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
A.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2016-11-26更新 | 947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B.2.5米
C.7.5米D.8.5米
13.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A.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地一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4.地一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15.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B.4月
C.8月D.12月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据图(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17.绿水(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上内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数量逐渐增多D.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B.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C.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D.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19.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济南昼可能开始短于夜
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地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1.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4-25更新 | 435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中甲、乙为北半球某大洋西侧表层水温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其分布的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寒流—55°B.乙—暖流—55°C.甲—暖流—25°D.乙—寒流—25°
23.乙洋流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欧洲西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 ②撒哈拉沙漠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③纽芬兰渔场的形成 ④海参崴港冰封期较长 ⑤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⑤
2021-08-15更新 | 19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是某观测者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
A.①B.②C.③D.④
25.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
A.东北、西北B.东南、西南
C.东、西D.东北、西南
26.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20°NB.40°N
C.20°SD.40°S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下列有关图中各环节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M<NB.N<R
C.M=PD.R>P
28.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C.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D.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少
2016-12-12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29.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表明( )
A.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1 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30.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原因有( )
A.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最大
B.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C.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强度最强
D.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4)
31.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Q两点气压差范围可能为______________hpa。请分析这种大差异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O地的风向为           
(3)此日,O和P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并说明判断理由。
(4)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请指出影响因素?
2014-12-05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_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天津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上午9: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2014-12-05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2:澳大利亚等温线分布图

(1)比较说明图中乙、丙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材料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3)材料2中,左图所示为_________(1或7)月份等温线,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2中右图中A处等温线的弯曲变化是受__________影响所致,其温度__________(高或低)于 两侧同纬度海区
(5)7月份将甲区域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
2016-12-12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世界地理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世界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纬度的应用  经度的应用  比例尺题组
30.64地球和地球仪单题
4-50.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题组
6-70.65地图题组
8-90.65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题组
10-110.65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的计算题组
12-130.65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等深线及其判读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题组
14-150.85大气的受热过程题组
16-170.65水循环的意义题组
18-190.65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题组
20-210.85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题组
22-230.6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及其分类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24-260.65日影方向与长度变化  海啸和灾难性海浪题组
27-280.64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题组
29-300.65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二、综合题
310.64大气环流
320.6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光照图的判读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330.65热力环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