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福建 高三 期中 2014-12-18 31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开幕式将于当地时间(东九区)9月19日下午6点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当亚运会开幕式在仁川主竞技场开幕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A.3/4B.7/8
C.3/8D.1/4
2.下列有关运动会开幕式在仁川比赛期间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锋面雨尚未结束
B.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将减小
C.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
D.莫斯科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减小
2016-11-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某校兴趣小组在北京时间6月22日14点,旗杆影子为某一天中最短,其旗杆正午影长高度的比值为P,P<1,有关该校当日出现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该校当天的实际白昼时长等于同纬度其余地区
B.莫斯科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减小
C.华北地区的锋面雨尚未结束
D.同学们测得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短
2016-11-2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4.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5.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6.下图中正确表示上图乙处等压面图的是
A.B.C.D.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名校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7.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D.丁处宜建居民区
8.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00米B.500米
C.700米D.600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9.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2019-01-30更新 | 241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文基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昏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 完成下列问题。

10.关于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①该地位于南半球     ②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③该地正吹东南风     ④图中地势东高西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有关图中河流和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河段可能有凌汛现象   ②该河段无凌汛现象   ③晨昏线为晨线     ④晨昏线为昏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判断以下问题。

12.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13.图中的高大山脉为( )
A.落基山脉B.大分水岭
C.安第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
14.图中a 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15.对a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的洋流是( )
A.本格拉寒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
C.秘鲁寒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6.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A.-15℃或-25℃B.-25℃或-35℃
C.-35℃或-15℃D.-35℃或-45℃
17.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18.极地大陆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内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2~3月B.5~6月
C.11~12月D.8~9月
19.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T的范围为(     )(单位:℃)
A.30<T<50B.40<T<60
C.50<T<60D.50<T<70
2016-11-26更新 | 5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14年8月13日,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在南京隆重开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0.第二届青奥会召开时,地球公转至右图中的(     
A.①④之间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D.①②之间
2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该时段为南极考察最好时段
C.北极附近地区有极昼现象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2.下列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纬50°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D.北极圈内
2016-11-2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23.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4.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亚盛行东北风
B.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读下图,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A.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2016-11-2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请分析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____
(2)图中O地的风向为____
(3)此日,O和P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
(4)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请分析主要原因____
综合题 | 较易(0.85)
27.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牡丹江市的积温值高于海拉尔市的原因是什么。
(2)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哈尔滨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什么。
(3)哈尔滨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014-12-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地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地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列图标材料,分析回答。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
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
理论实际采用
24°45′2.02H1.7H
40°28′1.18H1.2H
35°21′1.41H1.1~1.2H
26°36′1.86H1.6~1.7H
H为住宅楼地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走向)
(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_________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宽或窄)些,原因是__________
综合题 | 适中(0.64)
29. 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2014-12-1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世界地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世界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题组
30.65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单题
4-60.65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热力环流的应用题组
7-80.64地图题组
90.9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单题
10-110.65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题组
12-150.65大洲和大洋  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题组
16-190.85热力环流  大气环流  气温的空间分布题组
20-220.65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题组
23-240.85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题组
250.6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反气旋(高压)  气旋(低压)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
270.85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80.65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90.64地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