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内蒙古 高一 期中 2020-07-29 29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
2.从丙到甲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组合
D.非地带性规律、海陆分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4.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2020-01-30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宝坻一中、杨村一中、静海一中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该系数可得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盘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下图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
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
6.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B.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9-06-05更新 | 1643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8.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A.①B.②C.③D.④
2023-01-04更新 | 485次组卷 | 6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四国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A.2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1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14.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下列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的是(  )
A.人口快速增加B.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C.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D.产业快速转移
15.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
C.大学生分配在外地工作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2020-07-2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示意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东北部B.中西部C.南部D.西部
17.1995年,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6年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4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目前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政策因素D.经济因素
19.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2019-01-30更新 | 7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21.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25更新 | 166次组卷 | 89卷引用:江西省平川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②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③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多 ④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b ②b<c ③b<d ④c<d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又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成都平原分布着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下题。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对土壤形成起重要作用
2020-09-05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5. 北纬 40°-60°的亚欧大陆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
C.非地带性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取决于_____。决定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
(2)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图中的(A、B、C)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应为_____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_
(3)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_区,这样布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
2020-05-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F________.
(2)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A地气候成因:________________
(4)C地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自然地理
3
区域发展
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9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单题
3-40.65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题组
5-60.8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题组
7-80.65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题组
9-100.85人口的自然增长  判读人口金字塔图题组
11-150.6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判读三角形统计图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单题
16-170.8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题组
18-190.8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单题
20-210.65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题组
22-230.85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论)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因素(地租)题组
240.65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结构单题
250.8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单题
二、综合题
260.85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分区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270.8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