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河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2-03 30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与水星、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火星冲日”是指地球刚好位于火星、太阳之间,三者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这时,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短。下一次“火星冲日”现象预计发生在2020年10月。届时,中国航天将计划借助此窗口期,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下图为“火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组成“火星冲日”的天体为(     
A.卫星和行星B.行星和行星C.行星和恒星D.卫星和恒星
3.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距太阳近,表面平均温度过高
B.昼夜温差很大,缺少液态水
C.遍布尘埃,大风、沙尘暴现象频发
D.大气稀薄,氧气含量低
2020-09-10更新 | 1137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4.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
A.地质时期的冰期
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
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5.该时期为( )
A.哺乳动物时代
B.海生藻类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研究发现,距离地球4.66亿光年有一绕恒星公转的行星WASP-104b,其体积与木星相似,温度高,有“黑炭行星”之称。完成下面小题。
6.该行星温度高的原因是
A.距离太阳近B.距离绕转恒星近C.内部能量释放多D.大气稀薄
7.该行星成为“黑炭行星”的主要原因有
①其地表物质组成是黑色的                            ②其大气吸收了大部分可见光
③其光线被其它天体遮挡                                ④其距离地球远,难以被观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若某地地下30 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左右摇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读我国近地面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左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我国近地面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因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
B.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阳辐射较弱
C.西藏因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10.关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一致B.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
C.中纬度地区随纬度的变化最明显D.北极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是赤道地区的一半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名校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B.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
C.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壳D.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
12.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A.B.C.D.
2021-09-04更新 | 127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一上期末地理a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下列发电方式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有(       
①燃煤发电       ②地热发电       ③水力发电       ④风力发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9-09-16更新 | 55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2-24更新 | 25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太阳能的利用受季节、天气影响大。读下图“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完成下列各题。



15.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16.此图反映太阳活动(     
A.可以影响地球气候B.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地球大气层
C.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影响中高纬地区树木的生长
2020-12-06更新 | 2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四大圈层的物质循环,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有
①大气循环   ②水循环   ③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8. 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①影响长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            
②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
③影响地球气候,影响农业收成            
④轰击高层大气,产生发光现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2014年9月,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抵达火星轨道,传回火星图片。读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行星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主要
大气成分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赤道面与
轨道面夹角
地球1.001.00氮、氧1年23时56分23°26′
火星0.110.15二氧化碳1.9年24时37分25°11′

19.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不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20.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天体,因为两者(     
A.有四季变化且周期相同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近大气成分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D.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1.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全年降水少,年际变化大
②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③地表森林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②③B.①④
C.②④D.①②
22.该地夏季泥石流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大B.地震活动频繁
C.气温高D.植被覆盖率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凹岸侵蚀B.凹岸堆积C.凸岸侵蚀D.凸岸堆积
24.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示地貌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
26.图中沿A→B→C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C.T2D.T3
28.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2021-11-16更新 | 47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已在海南省文昌市建成。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9.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与地形
C.纬度与洋流
D.地形与洋流
30.与西昌、太原、酒泉等发射基地相比较,文昌基地的主要优势是①纬度低,易于发射,节省燃料和成本②天气晴朗,便于对飞行器进行观测 ③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开阔④毗邻海洋,利于运输大型发射设备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当地时间2014年9月27日约11时,日本第二高的火山御岳山开始爆发,喷出高达3千米的火山灰。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31.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一般认为发源于
A.外地核B.内地核
C.上地幔上部D.下地幔下部
32.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岩石圈
A.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属于地幔的一部分
C.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上部是软流层
33.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4.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序号是 ________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序号是 ______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序号 ______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2)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 __________性。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5. 读长江水系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河上、中、下游河道形态并说明原因。
(2)D处是河流入海口,指出D处形成的河流地貌,并叙述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9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存在生命的行星单题
2-30.65存在生命的行星  天体题组
4-50.6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题组
6-70.65存在生命的行星  天体  天体系统单题
80.6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单题
9-100.65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单题
11-120.94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题组
130.94太阳辐射及能量来源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自然资源的分类单题
140.94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单题
15-160.6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题组
170.94太阳辐射及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单题
180.94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单题
19-200.85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存在生命的行星题组
21-220.6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单题
23-240.65河流侵蚀地貌题组
25-260.65河流堆积地貌题组
27-280.65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题组
29-300.65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题组
31-330.6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相互关系  岩石圈的组成单题
二、综合题
340.65地层与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表
350.65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