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世界历史 >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50 题号:8903562

材料一:



(1)请把图5中横线上A处内容补写完整,并指出图6中B和D航线的开辟者分别是谁。

材料二:启蒙运动对于欧洲政治革命意义重大……“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启蒙运动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为《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法典》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材料四: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述、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了北美人民的欢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对英国政治的研究引起了北美思想家杰佛逊等人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经相当流行了。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启蒙思想来源的特点,并结合史实简述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独立与美国制宪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中国与欧洲曾先后进行过远洋航海活动,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 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 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


材料三:中国的航海活动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访问,1423 年,仅南京一 次就接了 16 国使臣 1200 多人。……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沿着这条航线去亚非各国经商,互通有无,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当地做出了贡献, 加强了明帝国的影响力。


(1) 图 1 和图 2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 图 2 中的 A、B、C、D 四条航线中,属于哥伦布航线的是(字母);第一个 真正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人名)。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这两次航海活动分别有何影响?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对外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今天国家应如何发展 的启示。
2020-04-06更新 | 1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困难 (0.15)
【推荐2】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探究其发展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2)材料二中的学说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民主与法制】

材料三   从17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或改革中颁布了《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确立起了形式多样的资产阶级统治,对整个西方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通过革命手段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其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经济与科技】

材料四



(4)请举出促使材料四中图中能源产量变化的重要发明一例。

材料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5)材料五中“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最早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6)请你就三大方面或任选其一,谈谈你的认识。(最少说出两点,不得照抄原文)
2018-08-17更新 | 4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困难 (0.15)
【推荐3】15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某学习小组以此为主题策划了一期校园橱窗展览与知识竞答。请你参与!
主题新航路的开辟:           

展板1流动的世界
展板2崛起的西欧

材料一: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已成为过去,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摘编自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第一次国际分工已经大规模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提供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展板3融入的中国

材料四:16世纪,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到17世纪已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甘薯等作物,粮食产量大为提高,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中国更多地区推广。

——摘编自张箭《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

材料三:沿这两条路线发展而成的商路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在中国汇合:里斯本-好望角-果阿-马六甲-澳门;马德里-墨西哥-马尼拉-澳门,它们构成了16世纪全球性的贸易网络主干,丝绸、陶瓷、白银、玉米等实现了在全球主要区域的流通。

——摘自张继军《双屿港与十六世纪全球贸易圈的关系研究》

知识竞答1)对比图4、图5,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业贸易出现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崛起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中国在这场“地理大发现”中并没有置身事外?结合材料三、四,予以阐释。
4)请从历史影响的角度补全主题,综合展板材料予以阐释。

2023-02-11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