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19 道试题
1 .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仍然存在地区冲突等不和谐因素威胁世界安全。我们要警惕战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我们正处于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从电影中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2)图1与图2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图3与图4之间又有何联系?请运用史实分析为什么说图3的历史事件是在1941年促成的?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开始于什么事件?说说世界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四,分析影响当今世界主题的因素有哪些?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2 . 世界近现代史是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861年《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

材料二   1868年10月,明治于京都御所进行加冕礼。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开通。1875年4月,日本颁布《渐次立宪政体树立之诏》。1881年10月,颁布《国会开设之敕谕》。1890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实施。

材料三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862年

林肯发表了《 A 》,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

1879年

B 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894年

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20世纪20年代

主导建立 C (国际体系)

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实行新政
(1)根据材料一,说说俄国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通过什么条件实现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事件在政治上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3)请将材料三中的A、B、C三处填写完整。依据大事年表,分析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
(4)综上所述,归纳俄、日、美崛起的共同经验。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3 .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探究其发展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的巨变】

材料一   两国革命时期政治派别与社会阶层情况示意图

【思想的春风】

材料二   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科技的推动】

材料三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业革命不仅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造、人造动力的运用、交通运输的进步,还体现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导致两国阵营分裂并爆发革命的共同原因。并指出两国分别确立了何种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学说”是指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英国革命”和材料三中的“工业革命”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4 . 九年级学生正在准备以“人类古代文明历程的发展”为主题的展览,请你参与。

主题

人类古代文明历程的发展

板块

西方文明

东方文明

(1)实物展示

选取以下物品作为两大板块的展品:
A.《荷马史诗》       B.楔形文字       C.儒略历       D.种姓制度

(2)

图片讲解

图1

图2

(3) 资料解读

资料一: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资料二:如图

(4) 文明感悟

(1)西方文明板块选:________;东方文明板块选:________
(2)图1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代表性的建筑有________。(举例一个)图2的西亚建筑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它是_________(人物)东征,虽然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资料一中伯里克利是如何保证“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的?根据资料二和所学知识,哪些史实能说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5 . 如图所示年代尺呈现了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其中与序号相对应的史实正确的有(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新经济政策中允许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存在
③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
④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改变苏联模式的长期弊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6 .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图。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过程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7 .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关于杰出人物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②列宁——领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③纳赛尔——埃及获得完全独立并收归苏伊士运河
④卡斯特罗——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8 . 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序号

事件原因

事件结果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地中海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建立幕府统治日本开启大化改新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5-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指近代工业),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

材料二:在《新青年》的同仁中,曾经有一个共识,就是二十年内只谈文化,不谈政治。这个主张是胡适提出来的,凸显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色彩,而不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但《新青年》迈入第三年,就开始出现议论政治的文章,如《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庶民的胜利》等。

——摘编自《重返五四现场》

(1)根据材料一,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这一学习历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胡适推动“思想启蒙”的努力,并从思想启蒙的角度谈谈该努力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024-03-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评估社会法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组老照片

A民报及发刊词图B起义军攻占楚望台图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届内阁

材料二:一组文字史料

为了推行帝制,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

民国5年,孙中山来到台州三门健跳考察,事后他在《建国方略》中将健跳定位为需要大力建设的“实业之要港”。

(1)根据图A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怎样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
(2)照片留下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根据图B、图C中的信息,谈谈这两座城市留下了哪些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3)根据材料二,概括“实业之要港”建设的设想不能付诸实践的原因。
2024-03-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评估社会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