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铜时代的王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王室分封制度,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己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四:夏、商、周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实现的。

——李伯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制度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度下分封的对象是谁?受封的诸侯要履行哪些义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作用。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2022-11-2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的国家政权,周王根据血缘宗族关系和辅佐者功劳的大小,将宗族亲人和功臣等人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材料二 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

——摘编自《史记·郑世家》

材料三(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兼并战争。结果,一些中小封国被邻近的大国吞并……春秋初年的百十来个国家,缩减为十几个大国。

——摘编自《中国通史讲义》


(1)材料一中,“建立诸侯国”是指哪种制度?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关系的变化并归纳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的积极作用。
2022-11-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丽园南路学校七年级社会2022-2023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如下图为湖北云梦发掘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木觚上写有一段长文,记载了东方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的故事。觚文大多清晰,字体是秦隶,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该觚文可用来研究(     

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②战国后期的书写材料 
③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字发展情况   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编制年代尺】

材料:我国王朝更迭示意图(部分)



(1)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从①到③反映了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整理史料】

自古以来人们对秦始皇评说不一。为了学会正确评价秦始皇,八(1)班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史料。整理如下:

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②实行陶片放逐法。

③制定车裂等十多种死刑。④设置刺史制度

⑤要农民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⑥中央设置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⑦建立了秦朝行政体系⑧⑨……


【论从史出】
(2)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
(3)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史实来论证说明这一观点。
(4)综上所述,请用一句简练的话来评价秦始皇,并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2021-01-2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评人物】某班开展了“评价秦始皇”的议题式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学习活动1:以图画史

(1)示意图可以清晰勾画再现历史。指出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朝代(时期),从①到②反映了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活动2:以史佐证

(2)秦始皇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说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你支持哪一观点?请根据以上的图文资料涉及的相关史实,举两例论证你的观点。
学习活动3:以题学法                       
(3)根据学习活动2,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2021-01-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2
6 .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八百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一百七十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A.弱肉强食B.统一C.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D.适者生存
2021-01-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
7 . 走进中国历史长河,感受几千年的风雨沧桑。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年代尺



(1)纵观中国古代史,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2)变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提倡变革,其观点是什么?
(3)“开放使国强,闭关使国弱”,请各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二: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元朝疆域阔,地方实行行省制;郑和下西洋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最终被当作“弊政”而遭废止。


(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结合材料二如何顺利推进改革开放?
2019-08-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