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0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3年和1957年工业生产状况

材料三   1978年,凤阳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1978年前,“十年倒有九年荒”是凤阳的历史写照,1979年那一年“干了一年粮食够吃5年”

——《凤阳小岗村》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李克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1)写出年代尺上标注的“B历史时期”的名称和序号①代表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上图,分析我国这一时期工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年代尺中“B历史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小岗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4)综合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2024-02-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练习社会法治试题
2 . 铸就百年辉煌,续写千秋伟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风云】

“20世纪以来的中国若干大事”年代尺



【铸就辉煌】

中国入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过程,一直谈到1992年没有任何进展……一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后,入世谈判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与WTO接轨。

——摘编自《从昌黎农家走出的平民部长——访原国家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


【继往开来】

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


(1)年代尺中C处代表小康社会,请指出A、B处代表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分析推动中国入世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3)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综合上述材料,任选一条历史经验,用史实加以论证。
2024-02-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
3 .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农民积极加入       

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广大农民衷心拥        

护《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          

③农民在领取包

产到户的合同书

④人民公社化时期

社员列队去劳动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
2024-02-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
4 . 2023年3月3日上午,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展览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揭幕。结合部分展品,回答问题。
展品一
【一幅油画】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展品二
【一张照片】
材料二:

1955年4月的这次会议,周恩来用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展品三
【一页台历】
材料三:

1955年6月18日,国务院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一五计划”草案获得通过。这次会议之后的五年,我国工矿业建成500多个重要项目,新中国展开经济全面发展的新航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展品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2)展品二所示“会议”和材料二中周恩来的“外交机敏”分别指什么?
(3)列举两例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重要意义。
2023-11-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坚守初心,承担强国富民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代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意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①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②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1956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伟大的历史转折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开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材料二: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人教版九上《道德与法治》教材


(1)为横线①③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写出②中的“国家根本法”和“根本政治制度”。
(3)运用材料一中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3-09-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6 . 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材料中的“失误”是指        
A.抗美援朝B.“一五”计划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2023-09-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7 . 如下图近段时间来金华某院校西门的小吃街彻底火了,满满的烟火气息,小吃街的火爆说明(     
   
①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已被取代
③我国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9-1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经济开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模拟考试社会法治试题
8 . 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以下是新中国时期现代化建设大事记(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1953年中国为实现现代化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分析完成该举措的意义。
(2)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涉及处理经济建设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事件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些表现?
2023-09-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右图是中国1957- 1965 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2023-09-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春晖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社会与法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他”推行文化教育,创办科学院;“他”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就一国范围来说,“大变革(局)”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深刻影响的大发展。变局和危机共同生存,如何应对“大变局”下的风险和挑战考验国家智慧。这一智慧可以作用于制度、经济、外交、科技等各领域,无论是17世纪英国人的“妥协智慧”、19世纪日本人的“拿来智慧”,还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设智慧都为国家应对变局提供了战略谋划,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变化。

——摘编自路一齐《大变革及其启示》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一人物?“他”采取的这些举措使俄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日本人的‘拿来智慧’”指的是什么?简述‘拿来智慧’对当时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现代史上不同方面或领域史实,谈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设智慧,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变化”的理解。(要求:根据材料任选二个领域或方面,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2023-09-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中考一模社会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