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的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压迫舌根会使人觉得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呕吐。该反射属于咽反射。舌根接受异物刺激后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经咽丛的感觉神经传导至脑干,再经传出神经传导至咽部肌肉,使软腭上抬,腭弓缩紧,舌根僵硬紧张。关于咽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活动是条件反射
B.咽丛的感觉神经是传入神经
C.舌根上有咽反射的感受器
D.咽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为基础
2024-04-27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
2 . 如图表示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B.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②→④→⑤→③→①
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④受损,既无感觉又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2023-06-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生物
3 .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关于咳嗽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非条件反射B.感受器位于呼吸道黏膜上
C.需要完整反射弧为基础D.咳嗽反射不需要脑干参与
4 . 在升旗仪式上,少先队员向国旗行队礼。下列对敬礼动作分析错误的是(  )
A.敬礼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听到国歌向国旗敬礼,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C.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
D.由骨骼肌牵拉着骨围绕关节完成
2023-06-05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
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每个味蕾约有50个味细胞,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食物中的“呈味物质”溶解在唾液里,通过味蕾的味孔与味细胞接触。味细胞顶端呈微绒毛状的“味毛”上面有味觉“接收器”——受体蛋白,可感受“呈味物质”的刺激,行使“分子天线”的作用。味细胞通过味毛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特定的呈味物质后,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便产生电信号并通过味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从而产生酸、甜、苦、咸和鲜等味觉。“甜”代表糖类,“咸”代表无机盐,“鲜”代表氨基酸或蛋白质,“苦”或许意味着有毒的生物碱的存在,而“酸”则可能由已经腐烂或者尚未成熟的食物产生。在三大能源物质中,唯独脂肪,没有一种味觉来代表它。
2005年,法国研究者发现小鼠的味蕾中存在一种蛋白C,它能和脂肪分子中的脂肪酸发生特异性结合。他们认为,很有可能蛋白C引起了小鼠对于脂肪的一种“味觉”,并且预测人类也可能有相同的味觉“接收器”——蛋白C。2012年,美国研究者首先证实了人味蕾的味细胞膜上也有蛋白C。此项研究还发现,一个人的蛋白C越多,对食物中脂肪的敏感度就越高。如果对脂肪味敏感,那么对脂肪摄入量会较低。另有研究发现,当正常小鼠的舌头接触脂肪时,小肠会出现脂肪消化液;而没有蛋白C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
   
(1)脂肪只有经过肝脏分泌的______的乳化作用才能在小肠中被分解为______和脂肪酸。
(2)味觉的感受器是______,味觉形成的中枢是______
(3)人的味细胞中的______含量越多,对脂肪的敏感度就越高,对脂肪的摄入量较高。
(4)正常小鼠的舌头接触脂肪时小肠会出现脂肪消化液,这属于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
6 . 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会增加,这一反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请完成下面小题。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其在显微镜下的图像是(       
A.   B.   C.   D.   
2.该反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基础为反射弧B.神经中枢在脑干
C.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效应器为唾液腺
3.下列反射与该反射属于不同类型的是(       
A.望梅止渴B.缩手反射C.排尿反射D.膝跳反射
2023-05-27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觅食反射是一种新生儿尺射,该反射存在的时间为0~4个月。

(1)完成觅食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婴儿脸颊皮肤内的______接受到碰触刺激后产生神经兴奋,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至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
(2)觅食反射属于______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而出现的求生需求,这是婴儿______(填“影响”或“适应”)周围环境的表现。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持续90分钟后再进行常规护理。下表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婴儿与常规护理婴儿的对比:

测试项目

觅食反射出现的时间所占比例

出生后90分钟内啼哭次数所占比例

0-20分钟

20-40分钟

大于40分钟

0-10次

10-20次

大于20次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婴儿

57.3%

35.3%

7.3%

81.3%

12.7%

6%

常规护理的

婴儿

41.1%

35.6%

23.3%

63%

28.8%

8.2%


研究表明,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______(填“加快”或“减缓”)觅食反射的出现,并______婴儿啼哭次数,增加婴儿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4)出生约4个月后,随着婴儿______发育,实现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该反射会消失。
2023-05-23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朝阳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如图中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3-05-02更新 | 72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9 . 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发了很多同学对排球的兴趣,经过反复练习,垫球动作越来越熟练(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视觉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
B.在精准垫球的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是骨骼肌
C.小脑协调躯体运动
D.大脑指挥精准垫球是条件反射
2023-05-02更新 | 71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试题
10 . 人体通过眼、耳等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图示为人的眼球及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②的曲度过大
B.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视觉
C.图乙中,d耳蜗是人体的听觉感受器
D.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就会立刻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属于条件反射
2023-05-01更新 | 62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