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保护环境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强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
B.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C.大量使用地膜和化肥以提高产量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2024-05-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新时尚。以下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倡导垃圾分类与回收B.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C.购买包装奢华的商品D.出门购物选择自驾
2024-05-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大量捕杀野生动物B.实施垃圾分类
C.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D.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2024-04-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4 .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2024-04-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达成多项绿色低碳相关的合作共识和倡议。低碳发展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C.垃圾分类处理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6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先生提出:以滇池土著水生生物“花一鱼﹣螺﹣蚌﹣鸟”来恢复滇池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模式。其中海菜是高原湖泊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提供氧气。绿藻(浮游植物),螺蛳、虾以绿藻为食,鲫鱼以螺蛳、绿藻为食,则可长期消耗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腐质。黑颈鹤、灰鹭等水鸟以滇池金线鲃、鲫鱼、虾为食。这种生态修复模式不但有利于土著物种的回归和繁衍,还增强了高原湖泊生态自动调节能力。如图表示“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模式构建的滇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绿藻依附在海菜花的植物体上生活,绿藻和海菜花的关系是______。背角无齿蚌可长期消耗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腐质,属于滇池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3)滇池金线鲃适于在水中游泳的特点是:______(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4)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______保护我们的滇池(填具体行动)。
2024-03-0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7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小东将家里的厨余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里
B.小南觉得父亲开车送他上学不环保,就经常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车辆上学
C.小西进快餐店吃饭时,从不用一次性碗筷
D.学校要求各班用一次性塑料袋扔垃圾,小北觉得不环保,向校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1-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13八年级上·湖北宜昌·期末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2023-10-04更新 | 40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2-2013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 . 鲢鱼的体重每增加1千克,就要吃掉40—50千克蓝藻,“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实施10年以来,滇池水质持续向好。下列做法不利于滇池水质保护的是(       
A.节约用水B.退耕还湖C.违规捕鱼D.雨污分流
2023-09-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10 . “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下列垃圾投放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