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B.节水节电,绿色出行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秸秆
2 . 黄山市森林覆盖率达82.9%,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有计划地合理地砍伐树木
B.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C.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纸制品
D.不乱扔垃圾,特别是废旧电池等
2024-02-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酸雨
B.过量燃烧煤炭→温室效应增强
C.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破坏
D.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2023-08-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B.关停部分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
C.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
2023-08-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总书记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有利于减缓全球温室效应。(      )
6 .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人口过度增长
C.毁林开荒D.灾害频繁
7 . 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2022-07-09更新 | 208次组卷 | 6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赤潮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更现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宏伟目标,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B.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C.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D.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2021-1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33卷引用:芜湖市2018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复习样卷三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10 . 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有利于维护公共环境和节约资源。购买物品的纸质包装盒属于(     
A.可回收垃圾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D.厨余垃圾
2021-10-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