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刑法的含义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热播,引起了小蒋同学对相关法律的浓厚兴趣。《____》第二十条内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规定该条款的法律是(     
A.《宪法》B.《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C.《刑法》D.《刑事诉讼法》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10分材料一   近日,河北邯郸一名初中生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并掩埋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就读于邯郸市肥乡区旧店中学的受害人长期遭受3名同班同学的霸凌,并于310日被这3名同学杀害。这三名未成年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手段残忍情节恶劣。近日,经最高检审查,依法决定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

小美:这几个未成年人年龄太小,犯罪应不负刑事责任。

小青:我们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1)据此,上述两名同学各自表达了观点。请你任选其一加以评析。

材料二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4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的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各地各学校深入开展了学校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结合材料,运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
(3)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你打算采取哪些实际行动?

材料三   今年春节期间《第二十条》热播:最高检4起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影片的名字之所以被叫《第二十条》,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也就是正当防卫条款,讲述的是发条背后的公理人情。法律是让犯罪的人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太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经被唤醒。

相关链接:

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法律是让犯罪的人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太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体现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5)建构正义的大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个人如何守护正义?
2024-06-0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三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小明观看了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后,对相关的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带着三个问题展开了探究性学习活动。

问题一   什么是第二十条?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第二十条部分条款内容如下:

《__________》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请你写出规定该条款的法律名称。结合条款内容,从法律作用的角度谈谈该法律中设置“第二十条”的意义。

问题二   第二十条为何成为“沉睡条款”?

小明整理了对相关人员的访谈资料:

李律师:第二十条曾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沉睡条款”,因为从立法层面来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起因、对象、主观、时间、限度五大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是个争议性较大的司法难题。2020年9月,“两高一部”出台的《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遵循立法目的,对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涉及的相关问题作出系统规定。

陈检察长:从司法层面来看,司法人员办案必须遵循证据裁判原则,在实践当中,证据不足、无法认定相应事实,就难以适用法律、认定正当防卫。还有一些“人死为大”“死了人就占理”的观念和舆论环境也会对办案人员产生影响和压力。

王同学:我觉得现实中见义勇为有时成本过高,一开始明明是好心救人,最后还要承担责任,让很多人在遇到类似事件时选择明哲保身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根据访谈材料,说说不同主体如何打破正当防卫条款的“沉睡状态”?

问题三   如何向同学们科普“第二十条”?

小明通过倡议书的形式,向同学们进行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治宣传:

正当防卫的起因是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我们的身边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有很多。遇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我们可以这样做:________,成为一个_________的人。

(3)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这份法治宣传倡议书。
2024-05-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2024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省司法厅决定围绕着“学法知法守法成长成人成才”主题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第三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为此,你校准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本月活动主题是防范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欺凌。请根据你校实际情况,规划完成下列活动方案。

【法律大讲台】

为了开展好本月宣传活动,学校准备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进行宣传。

(1)围绕本月活动主题,从上述法律中推荐重点要宣传的两部法律。(要求:规范书写法律全称)

【应对小策略】

当遭遇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时,有些人默默忍受,也有人采用一些过激行为。这样做不仅没有保护好自己,反而或遭受伤害,或因触犯法律而受到惩罚。

(2)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中学生应对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两个小策略。

【方式我推荐】

为了提升宣传效果,学校准备通过学校广播、校刊校报、班级板报、学校视频号等方式进行宣传。

(3)从上述方式中推荐两种宣传方式,并介绍其优势及不足。

【标准大家拟】

主题宣传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对此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4)参考示例,拟定两条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示例活动方案:紧扣主题,形式新颖,可操作性强


2024-05-2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林学习宪法的相关知识时摘抄了如下宪法条文:
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
第一百二十七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根据上述宪法条文,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 ②宪法限制了国家权力的行使
③宪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④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2024年2月23日,浙江杭州一餐馆油烟管道发生火情,后续经过调查被认定为餐厅厨房操作人员李某操作不慎引起油锅起火,酿成火灾。造成一定金额的损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决定给予李某拘留十日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其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C.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
D.其被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4-05-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小法官宣读了如下判决: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①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处罚中的拘役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③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法院④本次判决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D.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024-05-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民族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刻不容缓。

法护“未”来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 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判决书(摘选)

xx检察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娟违反法律规定,多次敲诈、勒索李某,其行为构成敲诈罪和勒索罪,但考虑被告为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判决被告人张某娟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款5000元。

(1)请从“法律为我们护航”角度,谈谈国家出台《条例》的必要性。
(2)近日,江苏某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张某娟敲诈勒索李某案。小明同学阅读了判决书(摘选),觉得表述有多处不妥之处。请帮助找出并改正。
2024-04-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0个国家宪法日。为在社区宣传宪法知识,某校志愿者小组制作了以下宣传横幅。你认为合适的有(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④宪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4-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8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