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氨氮废水的处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物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具有碱性和还原性
B.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反应Ⅱ过程中生成0.1mol 时,转移1mol电子
D.反应Ⅲ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元素含量
2024-05-2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2 . 废水中过量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去除氨氮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I.吹脱法、氧化法除氨氮

(1)“调节池”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出塔”用热空气比用冷空气吹脱效果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写出酸性条件下氧化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研究空气对氧化氨氮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单位时间内通入的空气量,发现氨氮去除率几乎不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氧化性比             B.在溶液中溶解度小             C.空气中进入溶液中
Ⅱ.生物脱氨氮法

(4)理论上,参与I、Ⅱ中反应的___________时,氨氮的脱除效果最好。
(5)废水中溶解氧浓度对氨氮的脱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溶解氧浓度在之间时,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大,氨氮的脱除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有:氧气浓度越高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越低、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过量使用尿素[CO(NH2)2]会造成水体中氨氮(以表示)浓度过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可用在酸性环境下将其氧化为无害气体除法
(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收集到标况下气体,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3)氨氮去除率随的不断通入先升高后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4)某废水中氨氮浓度(以计)为,通入,氨氮去除率为。已知氮元素只被氧化为,则处理每升废水消耗质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5-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化学学科试卷
4 . 研究和采取措施去除氮氧化物尾气和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备受关注。
Ⅰ氧化吸收法 酸性条件下,NaClO溶液氧化、NO和等生成
(1)其他条件一定,转化为的转化率随水体溶液初始pH的变化如图1所示。

、NO和三种气体中,相同条件下最易被NaClO氧化的是________
②在酸性水体中,加入NaClO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水体溶液初始pH越小,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
(2)NaClO吸收液还可以同时脱除烟气中NO和。研究发现NaClO吸收液在不同初始pH条件下,对流动烟气的脱硫效率都接近100%,而对NO的脱除率如图2所示:
①酸性条件下,的脱除率高于NO,其原因除的还原性比NO强外,还可能是________
②若用盐酸调节NaClO吸收液pH,不仅不利于NO的吸收,还会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Ⅱ催化还原法
(3)在的催化条件下,使用作为还原剂,可将水中的转化为。该反应机理分为三步,如题17图3所示:第一步:________(补充完整该步反应机理);第二步:从Cu表面迁移至W的表面;第三步:在W表面吸附并解离为活性氢原子(W-H),W-H将还原为,同时W-H将CuO还原为Cu,自身转化为W,实现Cu和W的催化循环。

(4)若改用作为还原硝酸盐过程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与相似。但还原过程中检测到三种含氮化合物微粒,其浓度变化如图4所示,在1.5小时以后,的百分含量不断减少,的百分含量不断增多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氮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会引发环境污染,研究氮的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
I.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理论上设备1与设备2中消耗空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3)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除⑤标明外,其余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Ⅱ.高浓度氨氮废水会造成河流及湖泊的富营养化。某氮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4)“pH调节池”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氧化池”中溶液pH对NaClO去除能力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HClO的氧化性比 NaClO强。当 pH大于8时,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氧化池”中NH3·H2O与NaClO发生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硝化池”是在微生物硝化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作用下实现的转化,根据下图判断使用亚硝酸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7)“反硝化池”是在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有机物甲醇(CH3OH),与共同作用转化为CO2,N2而排放,其中 CH3OH的作用为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理论上反应生成的CO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化学试题
6 . 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通常用来分别表示气体污染物的转化程度。SOR和NOR的计算公式为:
已知PM2.5中主要以形式存在,主要以形式存在。更稳定;加热或光照均易分解。
某地SOR和NOR的数据如表所示:
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
SOR0.290.420.280.260.31
NOR0.210.140.230.250.21

1.由表中数据可知,SOR和NOR差异最大的季节是_____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结合相关化学原理推测该季节产生这种差异可能的原因______
2.设,r值可以较好地反映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与燃煤等固定源污染的相对大小。已知某地PM2.5浓度及r值随季节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分析,造成秋冬季节PM2.5偏高的首要原因是______

a.移动源污染             b.固定源污染
假如你是城市管理者,请你提出一条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缓解秋冬季节PM2.5污染较严重的问题______
2024-04-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宝山区世外中学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评估化学试题
7 . 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某种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的流程如图:

已知:

(1)固体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实验室需要配制溶液进行模拟测试,需称取固体质量为_______,并配制溶液,所用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烧杯、量筒、________
(3)用溶液处理含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6)流程中生成的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可以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需选用的物质是_____。
①水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       ③淀粉       ④白酒       ⑤白醋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⑤
2024-04-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回答下列问题:
(1)化肥、炼油、稀土、钢铁等工业都会排放出高浓度的氨氮废水。
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形式存在,为达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目的。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某团队设计处理流程如下:

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成NO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CH3OH被氧化为CO2)实现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当有1mol硝酸完全转化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2)磷酸生产及煤燃烧产生的废气SO2等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①为防止工业煤燃烧产生SO2,常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也可用NaClO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处理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某兴趣小组对取得的酸雨样品进行pH测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以下数据(pH越小,酸性越强)。
时间/h开始81624324048
pH5.04.84.54.34.24.04.0
引起雨水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碳捕集技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途径,基本思路是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