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25 道试题
1 . 中心体和细胞骨架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和色素,但不含蛋白质。(      )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都将留在细胞内被继续利用。(      )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将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      )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线粒体蛋白AOX和UCP在植物开花生热中的功能
有些植物的花器官在开花期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产生并累积大量热能,使花器官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即“开花生热现象”。开花生热可以促使植物生殖发育顺利完成。
与高等动物相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能释放热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机物中的电子经UQ(泛醌,脂溶性化合物)、蛋白复合体(I、Ⅱ、Ⅲ、IV)的作用,传递至氧气生成水,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建立膜两侧H+浓度差,使能量转换成H+电化学势能,此过程称为细胞色素途径。最终,H+经ATP合成酶运回线粒体基质时释放能量,此能量用于ATP合成酶催化ADP和Pi形成ATP。如图1所示(“e”表示电子,“→”表示物质运输及方向)。这种情况下生热缓慢,不是造成植物器官温度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

图1中的AOX表示交替氧化酶(蛋白质),是一种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氧化酶,在此酶参与下,电子可不通过蛋白复合体Ⅲ和IV,而是直接通过AOX传递给氧气生成水,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此途径称为AOX途径。相较于细胞色素途径,有机物中电子经AOX途径传递后,最终只能产生极少量ATP。
荷花(N.nucifera)在自然生长的开花阶段,具有开花生热现象。花器官呼吸作用显著增强,氧气消耗量大幅提高,使得花器官与周围环境温差逐渐增大。研究人员测定了花器官开花生热过程中不同途径的耗氧量,如图2所示。当达到生热最高峰时,AOX途径的呼吸作用比生热前显著增强,可占总呼吸作用耗氧量的70%以上。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是位于高等动、植物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类离子转运蛋白。UCP可以将H+通过膜渗漏到线粒体基质中,从而驱散跨膜两侧的H+电化学势梯度,使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有些植物开花生热时,UCP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UCP蛋白也会参与调控植物的开花生热。
(1)图1所示的膜结构是_____;图1中可以运输H+的是_____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也会释放热量,但不会引起开花生热。原因是经过这两个阶段,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_____中。
(3)运用文中信息分析,在耗氧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图1所示的膜结构上AOX和UCP含量提高,则经膜上ATP合成酶催化形成的ATP的量_____(选填“增加”、“不变”、“减少”)。原因是_____
(4)基于本文内容,下列叙述能体现高等动、植物统一性的是_____。
A.二者均有线粒体
B.二者均可借助UCP产热
C.二者均可分解有机物产生ATP
D.二者均通过AOX途径产生大量ATP

(5)若荷花开花生热过程中,经UCP产生的热量不少于AOX途径产热。则在“总呼吸”曲线仍维持图2状态时,细胞色素途径耗氧量占比会_____(“增加”或“不变”或“减少”),AOX途径耗氧量占比会_____(“增加”或“不变”或“减少”)。请说明理由_____
6 . 植物细胞液泡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酸碱指示剂,钼酸钠遇花青素会发生反应呈现绿色。科研人员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钼酸钠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钼酸钠跨膜运输的方式,获得如下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处理:液泡出现绿色的时间/s
甲组:呼吸酶抑制剂50
乙组:自然状态下23
A.向甲组中加入适量的呼吸酶抑制剂体现了加法原理
B.当甲、乙两组的表皮细胞呈现绿色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
C.钼酸钠进入液泡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
D.实验中有可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
7 . 化学渗透假说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电子传递,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势差和质子(氢离子)浓度梯度差,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质子梯度差的产生和NADH的氧化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电极(如图1),测定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已知线粒体外膜可自由渗透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用的完整线粒体可以从酵母菌、霉菌等真核细胞中获取
B.线粒体内的所有酶都是通过膜融合进入的
C.实验结果可推测,线粒体基质中的质子浓度低于内外膜间隙
D.上述过程建立在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8 . 外泌体是活细胞衍生的一种囊泡状结构,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也可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外泌体(如下图所示)。图中V-ATPase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复合物,可作为质子泵维持溶酶体正常的pH。受体细胞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泌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泌体的形成和受体细胞识别外泌体的过程均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抑制V-ATPase的功能,内环境中的外泌体可能会增加
C.若外泌体应用于疾病治疗,可能会成为理想的大分子药物载体
D.若microRNA能与靶细胞内相应的mRNA结合,则会影响相应基因的翻译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图1表示形成溶酶体的机制之一,图2表示某 生物细胞内溶酶体分解衰老线粒体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溶酶体酶在___________上合成后进入细胞器甲___________(填名称)加工并通过产生囊泡运输至细胞器乙___________(填名称)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据图1分析,溶酶体酶能够精准运输进入前溶酶体与图中的___________有关。
(2)图2中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___________,细胞内的膜结构可以相互转化,这依赖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催化___________等物质的水解(至少答2点)。部分水解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该过程可能会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4)图2中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若要将细胞中的线粒体分离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通过溶酶体的消化分解,线粒体中的一部分物质降解后可进入细胞溶胶供细胞代谢使用,还有一部分降解废物则通过___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5)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不作用于细胞正常结构成分:溶酶体内pH≤5,而细胞溶胶pH≤7,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正常情况下,水解酶不能通过溶酶体膜
B.溶酶体膜经过修饰,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C.其水解酶由溶酶体自身合成和加工
D.酸性环境有利于维持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活性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以下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图是中心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分离有关
B.乙图是高尔基体,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加工、分类和包装
C.丙图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能产生大量能量
D.丁图中箭头所指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其具有单层膜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