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36 道试题
1 . 肽链最初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按照肽链的氨基端到羧基端的方向合成。细胞质中运往线粒体的肽链通过氨基端的基质靶向序列识别线粒体外膜上的 Tom20/21受体蛋白,进而被其引导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 Tom40通道蛋白和线粒体内膜上的 Tim23/17通道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切除基质靶向序列的肽链折叠成有活性的蛋白质,进而在线粒体行使不同的功能。Tom20/21受体蛋白的缺失或失活与帕金森综合征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最后合成基质靶向序列
B.Tom40通道蛋白和Tim23/17通道蛋白对多肽链的运输是一种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C.若基质靶向序列发生改变可能会严重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D.给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使用调控 Tom20/21受体蛋白活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疾病
昨日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的四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四种细胞器均需要对其染色
B.四种结构均有生物膜,甲、乙结构均能增加生物膜面积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甲、丙的参与
D.甲中含有分解葡萄糖的酶,乙、丁中含有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生物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多样的,但其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细胞上具有很多微绒毛,其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的效率
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只在真核细胞中存在
C.癌细胞分裂异常旺盛,故其游离的核糖体较少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运输O2的能力强,线粒体含量相对多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中心体和细胞骨架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和色素,但不含蛋白质。(      )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都将留在细胞内被继续利用。(      )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7 . 将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      )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8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线粒体蛋白AOX和UCP在植物开花生热中的功能
有些植物的花器官在开花期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产生并累积大量热能,使花器官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即“开花生热现象”。开花生热可以促使植物生殖发育顺利完成。
与高等动物相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能释放热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机物中的电子经UQ(泛醌,脂溶性化合物)、蛋白复合体(I、Ⅱ、Ⅲ、IV)的作用,传递至氧气生成水,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建立膜两侧H+浓度差,使能量转换成H+电化学势能,此过程称为细胞色素途径。最终,H+经ATP合成酶运回线粒体基质时释放能量,此能量用于ATP合成酶催化ADP和Pi形成ATP。如图1所示(“e”表示电子,“→”表示物质运输及方向)。这种情况下生热缓慢,不是造成植物器官温度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

图1中的AOX表示交替氧化酶(蛋白质),是一种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氧化酶,在此酶参与下,电子可不通过蛋白复合体Ⅲ和IV,而是直接通过AOX传递给氧气生成水,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此途径称为AOX途径。相较于细胞色素途径,有机物中电子经AOX途径传递后,最终只能产生极少量ATP。
荷花(N.nucifera)在自然生长的开花阶段,具有开花生热现象。花器官呼吸作用显著增强,氧气消耗量大幅提高,使得花器官与周围环境温差逐渐增大。研究人员测定了花器官开花生热过程中不同途径的耗氧量,如图2所示。当达到生热最高峰时,AOX途径的呼吸作用比生热前显著增强,可占总呼吸作用耗氧量的70%以上。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是位于高等动、植物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类离子转运蛋白。UCP可以将H+通过膜渗漏到线粒体基质中,从而驱散跨膜两侧的H+电化学势梯度,使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有些植物开花生热时,UCP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UCP蛋白也会参与调控植物的开花生热。
(1)图1所示的膜结构是_____;图1中可以运输H+的是_____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也会释放热量,但不会引起开花生热。原因是经过这两个阶段,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_____中。
(3)运用文中信息分析,在耗氧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图1所示的膜结构上AOX和UCP含量提高,则经膜上ATP合成酶催化形成的ATP的量_____(选填“增加”、“不变”、“减少”)。原因是_____
(4)基于本文内容,下列叙述能体现高等动、植物统一性的是_____。
A.二者均有线粒体
B.二者均可借助UCP产热
C.二者均可分解有机物产生ATP
D.二者均通过AOX途径产生大量ATP

(5)若荷花开花生热过程中,经UCP产生的热量不少于AOX途径产热。则在“总呼吸”曲线仍维持图2状态时,细胞色素途径耗氧量占比会_____(“增加”或“不变”或“减少”),AOX途径耗氧量占比会_____(“增加”或“不变”或“减少”)。请说明理由_____
9 . 植物细胞液泡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酸碱指示剂,钼酸钠遇花青素会发生反应呈现绿色。科研人员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钼酸钠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钼酸钠跨膜运输的方式,获得如下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处理:液泡出现绿色的时间/s
甲组:呼吸酶抑制剂50
乙组:自然状态下23
A.向甲组中加入适量的呼吸酶抑制剂体现了加法原理
B.当甲、乙两组的表皮细胞呈现绿色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
C.钼酸钠进入液泡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
D.实验中有可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
10 . 化学渗透假说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电子传递,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势差和质子(氢离子)浓度梯度差,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质子梯度差的产生和NADH的氧化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电极(如图1),测定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已知线粒体外膜可自由渗透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用的完整线粒体可以从酵母菌、霉菌等真核细胞中获取
B.线粒体内的所有酶都是通过膜融合进入的
C.实验结果可推测,线粒体基质中的质子浓度低于内外膜间隙
D.上述过程建立在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