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果蝇的体色黄身(A)对灰身(a)为显性,翅形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野生型果蝇翅色是无色透明的。
(1)用AaBb个体与灰身残翅个体进行正交和反交,子代黄身长翅:黄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的比例分别为1:3:3:3和1:1:1:1。经研究发现其原因是存在配子致死现象,即基因型为______的配子部分死亡。若将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子代灰身残翅占______
(2)Gal4/UAS是存在于酵母菌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基因表达的Gal4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UAS结合,驱动UAS下游基因的表达。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3号染色体上,将另一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
①甲科研小组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其中绿色翅:无色翅=1:3,将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其中绿色翅:无色翅=9:7。据此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
②乙科研小组在重复甲组的实验时,发现F2中雌雄果蝇的翅色比例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统计F2中绿色翅雌性:无色翅雌性:绿色翅雄性:无色翅雄的比例为______,说明推测是正确的。
③丙科研小组在重复甲组的实验时,发现F2中绿色翅:无色翅的比例为______,判断出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
2 . 某XY型雌雄异株植物的叶形有披针、矩圆和锯齿三种类型,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研究其叶形的遗传方式,将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然后让F1中雌雄个体杂交,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亲代

F1

F2

锯齿♀×矩圆♂

锯齿♂∶披针♀=1∶1

矩圆∶锯齿∶披针=1∶3∶3

矩圆♀×锯齿♂

全是披针,且雌雄比例相等

矩圆∶锯齿∶披针=3∶3∶9

A.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双隐性个体不能存活,两组的雌雄中都存在该致死现象
C.甲组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乙组中披针形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7/9
2023-05-23更新 | 127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3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果和黄果由基因控制,叶片菱形和卵形由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实验人员选择红果菱形雄株(甲)、红果卵形雌株(乙)、黄果菱形雌株(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3:3:1:1

红果菱形雄株:黄果菱形雄株: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2:2:1:1:1:1

(1)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全为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取实验一中卵形叶雌株并对其进行射线处理,进行培育后与杂合的菱形叶雄株杂交,分别统计单株的表型及比例,发现其中一个株系的中雌、雄株都表现为。已确定该结果的出现与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有关。
①发生的具体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是________,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从配子的可育性方面作答)。
②若让该株系的菱形叶雌、雄株杂交,则其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写出性别)。
③为验证该染色体片段转移,实验人员选择该株系________(填“雄株”、“雌株”或“雄株和雌株”)与正常的雌、雄植株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染色体结构。与正常植株相比,若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证明该株系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
2023-04-24更新 | 127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植物为两性花,异花传粉。该植物中抗根肿病(R)对感病(r)为显性,控制雄蕊育性的基因有Ms(不育)、Msf(显性可育)、ms(隐性可育),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Msf>Ms>ms。现有品系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MsfmsRr、MsmsRr,MsfMsRr。请回答下列问题。
(1)Ms与Msf含有的______________导致遗传信息不同。仅从雄蕊育性角度分析,该植物表型为雄蕊可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自交后代雄蕊育性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
(2)若利用甲、乙、丙三个品系,探究根肿病抗性基因与雄蕊育性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最简便的方法是选用_____________,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说明这两对基因可独立遗传。
(3)若该植物的根肿病抗性基因与雄蕊育性基因能独立遗传。选取品系乙与丙各50株自由交配,则F1代中雄蕊可育且抗根肿病的类型比例为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该植物的杂交种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但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很难获得大量的雄性不育系种子用于每年制种。研究人员设计出下列杂交实验:
A组:MsfMs(品系1)与MsMs(品系2)混种→收获种子X
B组:种子X×msms(品系3)→收获种子Y
C组:种子Y×父本→收获种子Z(杂交种)
①将品系1、品系2种植在A组隔离区内,开花前,根据花蕾特征(不育株花蕾瘦小)标记好品系1与品系2,应该从品系______________上收获种子X;
②将品系3与种子X按照1:4种植在B组隔离区内,开花前,根据花蕾特征拔除种子X发育成的可育株,应该从______________上收获种子Y;
③C组隔离种植并自然传粉,从种子Y发育成的植株上收获的种子即为杂交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云南小香猪有两个突变品系分别患有甲病和乙病,两品系的患病小香猪都能正常生育,且实验前互不带有对方的致病基因。在甲病家系中,一对雌雄小香猪都正常,生下了一只患甲病雄猪和一只正常雌猪,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或a表示,上述四只小香猪含有的A和a经基因扩增后用限制酶处理,再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在乙病家系中,一对正常雌雄小香猪生下了一只患乙病雌猪和一只正常的雄猪,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或b表示,B和b基因所在的DNA片段可被另一种限制酶处理后得到两种大小不等的片段,B或b既可以存在于长片段中,也可以存在于短片段中,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上述基因均不存在于XY同源区段。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2)图2中②的基因型是______,若④与乙病基因携带者杂交,子代出现乙病的概率为______
(3)将患甲病的小香猪品系中的雄猪与患乙病的小香猪品系中的雌猪杂交,得到的F1再互相交配,F2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没有基因突变及互换发生)。

F1的基因型为______。研究人员发现F2的个体中存在致死现象,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请你选取F2中个体设计测交实验,探究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预计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0更新 | 4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题
6 . 某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有节律和无节律为一对相对性状(若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红眼和白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若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D、d表示;若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D、d和E、e表示)。研究人员用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探究了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结果如图所示:

(1)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控制该动物有、无节律的基因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控制有、无节律和红眼、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所有红眼个体随机交配,F3中有节律∶无节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亲本杂交产生F1,和F1自由交配产生F2的实验中,可以判断控制红眼、白眼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请写出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1更新 | 5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二模生物联考试题
7 . 已知某植物为雌雄同株的二倍体,其花瓣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若花瓣细胞中同时有红色色素和蓝色色素时,花瓣呈紫色。让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4:2:2:1。已知该植物存在某些基因型致死的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该植物致死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当紫花植株的测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时,则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
(2)已知外源基因D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1个D基因成功整合到某正常紫花植株的染色体上(基因型设为D0),基因D能表达、能遗传。
①若基因D与A/a或B/b基因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基因D整合在A/a或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的自交结果为______时,可明确确认基因D整合在A/a或B/b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具体一条上。
③若基因D未整合到A/a或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的自交结果为_____
2022-04-07更新 | 9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某品种南瓜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六对基因分别与南瓜的重量和形状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种南瓜的重量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BBDD的南瓜最重,aabbdd的南瓜最轻,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重效应相同,且各个显性基因的增重效应可以累加)。该种南瓜与重量有关的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种群中与重量有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种。用图中两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则F2中南瓜重量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2)只考虑3号和4号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若图1和图2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其中有一半的性母细胞细胞(假设雌、雄各一半)发生了一对等位基因间的交叉互换,F1自交,则后代出现基因型为BBRREE的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图中两亲本杂交,F1为扁盘状南瓜,F1自由交配,F2中扁盘状:圆形:长形=9:6:1,该同学提出南瓜的形状由Y/y和R/r(或E/e)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为验证这一推断,用长形植株的花粉对F2中扁盘状植株受粉,单独收获扁盘状果实的种子,单独种植这些种子获得株系。若有_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实均表现为扁盘状,有4/9的株系F3果实表现为扁盘状:圆形=_____________,另外有_____________,则该推断成立。
2021-09-12更新 | 99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入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昆虫体色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翅形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两种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2∶3∶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昆虫种群中存在控制黄色和长翅的基因纯合致死现象
B.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雌、雄配子的种类不同
C.F2个体存在5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F2黄色长翅个体与黑色残翅个体杂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比例为1∶1∶1
2021-01-25更新 | 3901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周考三生物试题
10 . 已知小麦的抗旱对敏旱为显性,多颗粒对少颗粒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颗表现型为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对其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1:1: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       
A.9:3:3:1B.24:8:3:1C.22:5:5:4D.20:5:5: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