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越小,发生互换的概率就越小,产生的重组类型的配子就会越少。科研人员将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dd的雄果蝇测交,所得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据此可推测上述基因在染色体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在图上标出基因)

基因型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比例

163

1455

1

148

192

1

1158

130

A.B.C.D.
2 . 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对水稻易感病品系甲诱变后,利用多种育种方法培育出两种纯合抗病突变品系乙和丙。甲与乙杂交,F1全为抗病,F1自交,F2表现为抗病:易感病=3:1:甲与丙杂交,F1全为抗病,F1自交,F2表现为抗病:易感病=1:1。
(1)推测乙为单基因突变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抗病突变对甲与丙杂交产生的F1的繁殖力造成了影响,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这一影响应为_______________
(2)已知乙的抗病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确定丙的抗病突变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请利用上述水稻品系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确定,丙的抗病突变发生在2号染色体上,并且甲与丙杂交获得的抗病杂交种同时具有抗倒伏、品质好的优势。该杂交种不能直接留种使用,需年年制种,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利用基因工程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导入到抗病杂交种的_______染色体上,培育成转基因抗病杂交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第八中学高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研究人员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产生F1,对F1的花粉粒进行荧光标记,用红色荧光标记A基因,绿色荧光标记B基因。对F1中有荧光的花粉粒统计其颜色及数目,结果如下表。
荧光颜色黄色绿色红色
花粉粒数目8000499501
注: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叠加显示为黄色荧光。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亲本的A与B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a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F1的花粉粒中有一部分无荧光
D.基因重组型花粉粒的占比约为1/9
4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为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完全连锁是指一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间完全不发生互换,不产生重新组合类型的配子;不完全连锁是指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现象,导致产生重新组合类型的配子。某些生物的雌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连锁类型不同。黑腹果蝇中,灰体(A)对黑体(a)为显性,红眼(B)对紫眼(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互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双亲均为图1类型,完全连锁的情况下子代灰体紫眼∶黑体红眼=3∶1
B.若双亲均为图2类型,完全连锁的情况下子代灰体红眼∶黑体紫眼=3∶1
C.若双亲均为图3类型,子代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眼=9∶3∶3∶1
D.若双亲均为图1类型,但雌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完全连锁,雄性个体40%的精原细胞发生交叉互换,则子代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眼=59∶16∶16∶9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果蝇(2n=8)的Ⅰ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Ⅱ、Ⅲ、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野生型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用N、n表示;短粗翅与正常翅受等位基因D、d控制。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果蝇可以存活,并能正常繁殖后代,缺失纯合体则无法存活。假设下列杂交子代数量均足够多,回答下列问题。
(1)选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根据F1表型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
(2)假如控制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染色体分别缺失一条的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果蝇及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果蝇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根据F1的表型确定N、n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
(3)若已确定N、n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与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F1表型为正常翅野生型翅脉,可推断___为显性性状。
①F1相互交配得到F2,若F2表型及比例为正常翅网状翅脉:正常翅野生翅脉:短粗翅野生翅脉=1:2:1,则可推断___。若D、d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选F2中正常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3,则F3中短粗翅野生型翅果蝇占的比例为___
②选杂合的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与杂合的正常翅网状翅脉果蝇杂交,根据子代表型___(填“能”或“不能”)确定D、d基因也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
2024-04-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性别决定为XY型的植物,其花瓣颜色有红色和白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花瓣层数有重瓣和单瓣(相关基因用B、b表示)。现将纯合红花重瓣植株与纯合白花单瓣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F2红色重瓣花红色单瓣花白色重瓣花白色单瓣花
雌株3/401/40
雄株3/83/81/81/8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控制花瓣颜色和花瓣层数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亲本中纯合红花重瓣植株与纯合白花单瓣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
(2)该植株另有一对相对性状全缘叶和缺刻叶(相关基因用D、d表示),在上述杂交中F1均表现为全缘叶。为探究F1中基因D、d和基因A、a的位置关系,研究人员对F1进行测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缺刻叶:白花全缘叶=1:1,由此可推测_____
为验证该推论,将F1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_____
2024-04-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1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___
2024-04-01更新 | 562次组卷 | 7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抗除草剂基因bar和pat都能编码磷化乙酰转移酶(PAT),该酶能对除草剂草铵膦中的毒性成分磷化麦黄铜(PPT)中的自出氨基乙酰化从而对PPT解毒,研究人员向小麦中导入bar基因和pat基因培育出对草甘胺膦等多种除草剂具有高耐受性的优良品种。但由于导入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植株的抗除草剂性状也不一定能稳定遗传。已知玉米的2号染色体上另有一对等位基因A、a,分别控制玉米叶形的直叶和卷叶。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只有一个抗除草剂基因pat(简称P)导入某杂合的直叶玉米细胞内,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导入的抗除草剂基因P与2号染色体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位置关系:

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探究基因P与2号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实验设计思路: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中直叶抗除草剂:卷叶不抗除草剂=____,说明基因P与2号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②若子代中____,说明基因P与2号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
③若子代中____,说明基因P与2号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2)若仅考虑玉米对除草剂是否具有抗性,同时转入bar和pat两个抗除草剂基因的玉米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1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____(至少写出两种分离比)。
(3)若已知某基因型为Aa的直叶植株甲转入的两个抗除草剂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均不在2号染色体上,对甲植株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后,获得多个植株,为了减缓转基因植株的进化速度,将这些植株与杂合的直叶不抗除草剂植株等比例间行种植,那么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的子代中卷叶不抗除草剂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
9 . 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翅形(截翅、正常翅)受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棕色、暗红色)受等位基因B/b控制。某研究小组选择该昆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

子代表型及比例

杂交组合一

正常翅、暗红色眼♀

截翅、棕色眼♂

全为正常翅、暗红色眼

杂交组合二

正常翅、暗红色眼♂

截翅、棕色眼♀

全为正常翅、暗红色眼

杂交组合三

组合一中F1♀(甲)

截翅、棕色眼♂

5正常翅、暗红色眼:1正常翅、棕色眼;1截翅、暗红色眼:5溅翅、棕色眼

杂交组合四

组合二中F1♂(乙)

截翅、棕色眼♀

1正常翅、暗红色眼:1截翅、棕色眼

杂交组合五

组合二中F1♀(丙)

截翅、棕色眼♂

全为截翅、棕色眼


(1)控制翅形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2)分析杂交组合三、四,可推知杂交组合三的子代出现相关表型及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若让甲和乙杂交,则子代中截翅、棕色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杂交组合五的子代均为截翅、棕色眼的原因可能是丙产生的含有______基因的配子不育。
(4)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昆虫群体中存在两种与配子育性有关的基因E和f,E突变为E后表达的异常蛋白质会影响f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配子不育。正常情况下,该群体的基因型均为EE,检测发现丙的基因型为EE'Ff。已知E和E'之间是完全显隐性的关系。请在下图中标出丙中基因A、b、E、f可能的位置情况(标出2种)。
   
______
2024-03-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张家界市2024年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某二倍体植物(2n=22)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花粉具有颗粒粗细及稀疏程度(B基因控制粗而稀疏,b基因控制细而密,下同)、萌发孔的直径大(D)与直径小(d)、萌发孔中内容物外凸(E)与不凸(e)、萌发孔膜清晰(A)与不清晰(a)等相对性状。为确定上述4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研究人员待某雄株(基因型为AaBbDdEe)成熟开花后,取其中的10粒花粉进行表型的统计,其结果如表所示。已知该植物花粉所有染色体均正常且活力相当,不存在致死现象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相对性状颗粒粗细及稀疏程度(B/b)萌发孔直径(D/d)萌发孔内容物(E/e)萌发孔膜是否清晰(A/a)
粗而稀疏细而密外凸不凸
单个花粉粒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注:“+”表示具有该表型,空白表示无该表型。
(1)表中控制花粉颗粒粗细程度的基因(B/b)和控制花粉萌发孔直径大小(D/d)的基因位于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
(2)已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互换而产生比例较少的重组型配子。据表分析,若该雄株与ddee雌株杂交,则子代中花粉萌发孔直径小(d)且孔中内容物不凸(e)的纯合个体,理论上占___
(3)研究人员以上述10个花粉的DNA为模板进行PCR后,检测每个花粉粒的相关基因,结果发现编号为2、4、6、8、10的花粉中存在某特殊DNA片段(设为F),而其他花粉粒没有,据此推测F位于___染色体上,如何从该植物群体中选择材料,利用PCR技术进行实验证明你的推断?请完善下面的填空:
①应选择___植株的配子;
②利用F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③预期结果及结论:___
2024-03-0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