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6 道试题
1 . 为研究迷走神经对心脏肌肉收缩的控制作用机理,科学家设计了双蛙心灌流实验,实验处理如图1所示。实验中离体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离体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回答下列问题。

(1)离体蛙心1、2均置于任氏液中,目的是_________
(2)电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离体蛙心1的心脏搏动曲线发生改变,如图2所示,说明迷走神经可使心跳_________,由此推知,迷走神经属于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3)在进行图1所示实验时,科学家基于的假说是_________。符合该假说的实验预期结果是:在灌入离体蛙心1的部分任氏液后,离体蛙心2出现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2 . 病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局部组织炎症会引起疼痛,交感神经参与的调节对疼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我国医书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了“不通则痛”的疼痛产生病机和“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病为输”的针灸治疗疼痛的治疗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引发炎症后,人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调节机制来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研究发现,β-EP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后会引起Cl-内流,使IL-1β对感觉神经产生的伤害性信息减少,实现缓解疼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电针能够缓解疼痛,为探究电针作用机制,研究者利用正常大鼠和肌肉组织炎症模型大鼠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炎症组织中NE的含量(pg/mg)

炎症组织中β-EP的含量(pg/mg)

A

正常大鼠+不做处理+生理盐水

61.6

3870

B

模型大鼠+不做处理+生理盐水

37.8

4970

C

______________

48.2

6890

D

模型大鼠+电针处理+抗β-EP抗体处理

47.6

230

E

模型大鼠+电针处理+6-OHDA处理

8.2

4770

②推测6-OHD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A、B、C、D、E五组实验结果,结合流程图分析可知,电针可通过激活_____________________。募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发挥神经免疫镇痛效应。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第八中学高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对高等哺乳动物应激状态下(例如惊吓)相关应急活动形成有重要调节作用,下图1为受到惊吓时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控示意图。下图2表示小鼠在收到惊吓刺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实时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实时监测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可利用___________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甲状腺激素,进而通过相关仪器监测血液中放射性强度即可。
(2)根据图1可推测图2中引起t₁、t₂时刻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的信号分子分别是___________
(3)请在已有实验基础上增加甲、乙两组实验,利用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来验证(2)中假说,并在下图坐标轴上画出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______

4 .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治疗疾病的手段。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开展了探究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实验:用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穴位时,发现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活性增强,减轻了炎症反应,有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时,感觉神经元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兴奋从感觉神经元只能单向传导到延髓处的神经元的原因是______
(2)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______(填“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于肠巨噬细胞,属于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一体液”)调节。
(3)脂多糖(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此时,用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可减轻炎症反应,其原理是______
(4)科研人员探究针刺穴位对肥胖者下丘脑食欲中枢的影响,发现连续一段时间每天针刺“后三里”、“内庭”两穴适当时间,能抑制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和提高饱食中枢的兴奋性,从而使肥胖者体重减轻。请利用生理状态相同的肥胖大鼠、电针和放电频率检测设备等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褪黑素作为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昼少夜多,夜间褪黑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烜、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
(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个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为________。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径: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的________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
(2)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从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维持稳定,此机制属于_________调节,褪黑素分泌后需经________才能与SCN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因为________
(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视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酶H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96h.测定各组小鼠酶H相对活性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处理紫外光蓝光绿光红光对照组
酶H相对活性31413776326323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
(4)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请综合上述分析,提出调节睡眠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
6 .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缺血、缺氧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以学习记忆功能缺损为临床表现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发现神经细胞产生的NO参与了脑缺血引起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NO在突触中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和记忆除涉及脑内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外,还与_______等物质有关。学习的过程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其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而言,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_______
(2)据图分析,NO作为信号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与其他神经递质的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
(3)尼莫地平是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口服西药,医学实践发现,电针灸对许多神经疾病也具有一定疗效。为了研究联合使用电针灸井穴和尼莫地平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疗效。科研人员制备了一定数量的VD大鼠,并以3分钟走迷宫出错次数为学习记忆的观测指标。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说明联合使用电针灸井穴和尼莫地平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具有更好疗效。
7日内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生物试题
7 .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在海马脑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上施加持续1秒的强刺激,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次向海马脑区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高2~3倍,即海马脑区的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图为可能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传入神经纤维末梢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谷氨酸,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使Ca2+___________的方式透过突触后膜,与钙调蛋白结合,使C酶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活性状态改变。
(2)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海马脑神经细胞膜上A受体数量增多,随之产生的生理活动是突触后膜上______的通透性增强,动作电位增大。
(3)为验证A受体的胞内肽段(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胞内肽段(T)的磷酸化位点突变的一组小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组小鼠,因变量是比较两组CA区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024-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生物科学理论的得出离不开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DNA分子的X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
B.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暗反应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C.借助微电流计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
D.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六)
9 . 内脏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相应中枢。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活动等,它们通常不受意识控制,因而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为探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对心率的影响,研究人员用蛙制备了如图所示活性标本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内脏____________神经,两者可作用于同一器官,作用效果一般表现为相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在C处刺激交感神经,蛙心率明显加快,这一过程不能视为反射活动,原因是___________。请利用图中交感神经纤维上的C、D两个刺激位点及直尺等,设计测算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的方案:___________
(3)经检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大约为30m/s,在副交感神经纤维相距1.5cm的A处和B处施加适宜刺激,多次重复记录,蛙心率发生变化所需时间差约1ms,说明AB之间的M处存在___________结构,在该结构中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10 . 蛙的屈腿反射是指刺激后腿趾尖导致两条后腿收缩的现象,下图为该反射弧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据图判断,蛙屈腿反射过程中,共需______处突触参与,①、②、③处释放的递质类型分别是______(“+”表示兴奋型,“-”表示抑制型)。
(2)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需将蛙制备成脊蛙(无头蛙),目的是______。在不除去头部的情况下,脊蛙的______能够传导感觉和______的冲动,将躯体各部分组织器官与脑的活动联系起来。
(3)实验人员制备了若干脊蛙,用麻醉药(可阻断兴奋的传导)处理其中一侧腿的坐骨神经,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刺激其左腿和右腿感受器,观察刺激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有缩腿反应,“-”表示无缩腿反应)。


用药前

用药后5min

用药后10min

用药后30min

左腿

右腿

左腿

右腿

左腿

右腿

左腿

右腿

刺激左腿

刺激右腿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麻醉部位为______(左腿/右腿)坐骨神经。该实验______(能/不能)说明坐骨神经属于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理由是______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