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2021年6月4日,民政部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对低保制度作出调整。《办法》删除了有关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的概念,所有规定不再区分城乡,统一规范为“最低生活保障”。上述调整(     
A.扩大了享受低保人群的范围B.解决了农村低保群众的生存问题
C.有利于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D.确保了全民享有相同的社会保障权益
2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列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的传导径正确的是(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水平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报酬→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一论述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折射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基于此,“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社会保障体系与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分配、弱势群体权益、基层社会治理等内容统一起来,赋予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功能。社会保障( )
①能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基本生活
②是基于政府财政支持,构建维护人民权益的安全网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调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
④通过风险分配和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1年12月1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计划,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C)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把患者分到不同的诊断相关组,根据诊断相关组进行打包付费。

同一个疾病对应一个费用总额,以疾病诊断加治疗的组合方式进行打包付货。

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老百姓到医院就诊看病所需用药、检查项目、医用耗材等医疗相关的费用,医保和患者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支付。在这种支付方式下,医保被动买单,难以形成对过度医疗服务的有效约束机制,不但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让参保人多花钱、医保基金多支出。

DRG和DIP两种付费模式都以医疗货用打包作为支付标准,若患者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低于这个支付标准,多余部分的费用会成为医院的利润。相反的,如果患者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超出了支付标准,那么超出的部分则由医院承担。这样一来,就会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的局面,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此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价值所在。
5 . 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救助对象是社会中最脆弱的一个群体。2021年9月28日,为缓解灾情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双重影响,河南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人均每月不低于570元355元提高到不低于590元377元分别增长了3.5% .6.2%。此举(   
①能够培养困难群众形成自我“造血”的能力
②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功能
③旨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 大人民群众
④有助于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进共同富裕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2022-01-19更新 | 4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湖北卷)第二辑卷2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见,社会保障需要(     
①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覆盖全民和城乡统筹
④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③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能促进社会进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社会保障制度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
9 . 近年来,各级政府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其中正确的是(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③降低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实现社会公平——扩大消费需求——经济持续增长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中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基本消费需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9-10高二·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名校
10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铺设一张社会安全网,是各国通常的做法。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把基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B.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
C.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要提高我国的保障水平
D.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
2021-08-18更新 | 246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咸丰县春晖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