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23年8月以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包括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延续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等多个方面。以下传导正确的是(       
①发挥财政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扩大中高收入群体→提升社会的消费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防范和化解居民的生存危机→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2021年全国的农民工总量已达2.4亿人。然而,农民工所享受的社会保障程度比较低,尤其是其社会保险长期游离于城镇职工之外。“换地方打工,社保还要不要管?”陕州区电视台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近将要回家的农民工群体,了解他们对养老金的看法。

农民工观点1: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打工时有没有交社保,也不知道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将来有什么用。他们普遍的观念是“干一天算一天”,“钱攥在自己手里最安全”。

农民工观点2:农民工流动性很大,不定期跨省换工作的比比皆是,“如果换工厂,原来缴的社保就没了”;农民工收入也通常较低,社保对他们而言是一道较高的制度性门槛。


如果由你来解答农民工的困惑,请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安全网”。针对农民工观点1中“现在缴纳的社保,将来有什么用”这一困惑,谈谈你的看法。
(2)针对观点2中存在的问题,向陕州区人民政府建言献策,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要求:有理有据,表述条理清晰,字数300字以内)
2023-08-3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4.2我国的社会保障 学案
3 .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成为迫切需求。经历两轮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已在全国49个城市落地,惠及超180万名失能人员,人均报销水平每年约1.6万元,基金支付占到个人基本护理费用的70%左右。由此可见(       
①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满足失能人员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②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③我国充分发挥长期护理保险的特殊社会保障功能,做到应保尽保
④长期护理保险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有效减轻失能家庭负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4更新 | 2570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萍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创新班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我国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切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结合材料,运用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的重要性。
2023-04-03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围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小高同学展示了以下资料。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两增加”:增加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
◇“一减少”;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医保账户。
◇“大共济”:单位缴费部分都纳入统筹基金,供全体参保职工共同使用。
◇“小共济”: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可以支付本人及其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医保费用。
①优化职工医保基金结构,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②通过再分配完善医保制度,发挥医保防范医疗风险功能
③增加职工的劳动性收入,实现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
④减轻参保职工医疗费用负担,推动职工医保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31更新 | 3945次组卷 | 29卷引用: 山西省高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新规统一了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该政策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保障参保人异地就医的权益
②推动社会保险服务属地化管理
③提高异地患者医保费用结算效率
④破解异地就医结算的堵点和难点
⑤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A.④→③→⑤→①B.②→③→①→⑤C.④→③→①→⑤D.③→④→⑤→①
2023-03-01更新 | 126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非凡十年,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4亿人、2.3亿人、2.9亿人,分别增加2.5亿人、0.8亿人、1亿人。一张社会保障卡,100多项业务覆盖民生领域,人们可在政务大厅凭卡办事,在医院、药店持卡结算,领取养老金和就业补贴,也可通过电子社保卡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等线上业务。由此可见(       
①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人民享受便捷服务的目的       
②我国人民通过社会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完善保障体系旨在满足较高层次的物质需求       
④完善保障体系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0更新 | 1090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2021年我国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变化情况。

2012-2021年我国社会保障待遇变化情况。

年份/项目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元)月平均失业保险金(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元)
2012年1686827071864
2021年29871791585约400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今天的神州大地,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原因。
2023-01-13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是人均GDP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图,据图可知(       

在社会保障发展初期,社会保障水平随人均GDP增长不断提高
当社会保障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要防止社会保障水平回落的情况
社会保障水平是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为主要目的,水平越高越好
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要兼顾有利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安全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20228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十年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6月的10.4亿人、2.3亿人、2.9亿人,仅养老保险就增加了2.5亿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有人认为,社会保障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社会保障水平高就能实现共同富裕。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观点予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