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协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2019年,某村村民议事会正式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村民议事会由乡贤、党员代表、驻地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本村户籍村民代表、群众代表等多元主体组成。会议全票通过了新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此外,经过充分酝酿,会议共同商议了村幸福院改造方案。村民议事会的召开有利于(     
①村民直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
②促进基层民主协商,以多方力量助力科学决策
③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加强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④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7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同步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践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实施“巷导”计划,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商圈呈现和美经营、和谐相处的新“枫”景。

组建四牌楼商圈联合党委,本着以党委领导、街坊引导、多元劝导、法治规导的工作思路,在党员、志愿者中选出“巷导”,建立“庐州街坊”和“红色小管家”两支群治队伍,协助“巷导”工作,形成群治合力;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街巷议事会”“巷导下午茶”等,搭建沟通对话的“连心桥”;街道党工委牵头“巷导”与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建立常态化联系,帮助“巷导”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巷导计划”实施以来,淮河路步行街先后获得“全国示范步行街”“中国美食旅游十街”等荣誉。2024元旦假期,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累计客流量130万人次,销售额超6.2亿元,稳坐全省商业街区第一把交椅。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巷导”计划的成功密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乡村逐渐建立起以村民自治为主的乡村治理格局,由于人口大量流动,以及人们诉求日益多元化等原因,村内信息不透明,村委会与村民沟通不畅,村庄工作有时推进相对较难。

“村民说事”是近年来浙江象山县委探索推进的一项以“说、商、办、评”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为了加强村民与村干部的沟通,象山以“有事好商量”为核心,让村民有事敞开说,把事亮出来;党组织牵头议,通过镇村联合会商,集思广益,破解决策不规范问题,把计找出来;党员干部带头,依托服务平台,帮助广大村民办难事、大事,把活干出来;结果大家评,不仅让老百姓打开天窗说亮话,更保证桩桩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有反馈,把谱定出来。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探索,这一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推广,逐渐演变成凝聚乡村发展合力的农村基层治理发展新路子,也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村民说事”制度是基层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说事”制度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积极作用。
2023-09-19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课后训练(十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村民说事”,是浙江某县政府探索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机制创新。在近十年的实践与完善中,“村民说事”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为遵循,融合了“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环节,深受好评。

“村民说事”立足农村实际,县镇政府定期召开村民座谈会,了解村民的诉求,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农村难题;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对村里事务进行讨论、决定,针对停电停水、垃圾处理、老年看护等公共事务,则由联村干部牵头召开相关各方参与的会议,一起商量最佳办法;通过一事一评、联村评价、综合评价等,把民意评价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村级权力运行透明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说事”制度是如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5 . 结合自主预习内容,填全表格内容:
民主实践活动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023-03-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7课时作业设计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A市市委向G贫困村选派优秀党员孙某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为积极响应青年反哺农村的号召,孙某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村委会换届竞选,加强村民选举,推进村民自治。为解决“村村通”硬化道路改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协商平台,制定公平公正的改造方案,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整合村两委、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为村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贴心的基层治理让群众倍感温暖,孙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群众贴心人”。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群众贴心人”为何能让群众倍感温暖。
7 .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材料说明(     
①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力量合理整合,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②提升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保证社区治理高效化
③落实民主协商共议机制,夯实社区自治和城市治理的基础
④社会治理要充分维护好基层群众在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心工程,改什么、怎么改,居民应该有发言权。两年多来,河南开封市各县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普遍采用“三早四问两坚持”(早规划、早宣传、早动员;问实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对合理化建议坚持采纳,对不正当诉求坚持拒绝)工作法,努力使改造贴近民意。2021年,住建部城建司到开封市调研,认为这种做法有亮点、有特色,值得总结。这种做法的成功经验是(     
①发扬协商民主优势,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③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③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基层治理的合力   
④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小社区”书写社会治理“大文章”。某市对社区治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该市以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带动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形成“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制定县(市、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引导基层政府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措施,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财力物力保障。通过设立“百姓说事网”“群众说事点”,搭建便捷的议事平台,鼓励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对居民群众进行培训,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在城乡社区设立纠纷调解接待处,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开展信用社区、诚信居民等评选活动,引导居民群众崇德向善,倡导移风易俗,形成与邻友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推动法律服务进社区,帮助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办事;指导城乡社区修订完善居(村)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村规民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市“小社区”书写社会治理“大文章”的成功经验。
2023-01-14更新 | 1921次组卷 | 20卷引用: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同步练习
10 . 协商议事厅活动是通州区政协的创新举措。2022年7月14日,来自区政协、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附近村庄的村民代表围坐一起,现场协商解决村里的实际困难。通过协商议事厅平台,为基层百姓架起连心桥。这体现了(     
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有助于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②民主集中制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依法有效行使决策权,完善了协商民主体系
④协商议事可以凝聚共识,彰显协商民主制度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99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课时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