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1.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取得新成就的根本保证是(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在重大问题的的决策和实施程序中,请填写合适主体。
________提出建议→________协商→吸纳合理建议→________审议通过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于马克思的设计
C.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     
A.发挥总揽协调核心作用B.从国家意愿出发C.切实履行国家职能
5.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被喻为“地球之肾”。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全球近90%的湿地已消失。为了让湿地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国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湿地治理道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把湿地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十三届全国人大开展湿地保护法的起草工作,进行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湿地保护法,为湿地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成为现实。
小王同学阅读完材料后,不禁发出感慨:中国共产党在湿地保护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结合材料,请你分析说明小王的观点。
2024-04-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但党的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让人民来监督”。这个答案的核心要义是发扬民主,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外部监督。然而,仅靠外在监督而无内在自觉,会降低外在监督的实际效能。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直面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顽瘴痼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推进自我革命的战略性举措,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心民心为之一振,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


(1)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对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意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请你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要求:只写要点,不展开论述)
2023-05-21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诊)文综试题

3 . 一、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后,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1.填空。
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些代表都是通过_________选举产生的。
2.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  )。
A.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更好地实现公民利益
B.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C.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D.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
A.决定权B.立法权C.表决权D.审议权
4.国家法室主任在解读新《立法法》时指出: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2年初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在本次的修改中,根据党中央精神和实践做法,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地位和作用,增加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材料表明(  )。
A.任何立法都应该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一切权利
B.立法工作切实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C.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D.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才能符合人民的具体利益
5.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结合自身特色,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法治、教育、科技、卫生等十余个领域。这表明各民主党派(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决定国家方针政策
B.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实施
C.充分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D.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积极行使最高决定权
6.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强调“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宝贵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  )
A.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
B.能够维护党的纪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C.可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D.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体现和生动实践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老百姓,一头连着立法机关,被形象地称之为国家立法“直通车”。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都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地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吸纳的参考,有益的建议在法律中得到体现。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担当。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3-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上海A卷)

4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能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完成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全面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壮阔的征程,需要领航的力量。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和定盘星,就有了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伟大力量。

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      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
A.全殖民地 B.全殖民地全封建 C.半殖民地半封建 D.资本主义
(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_________谋幸福,为_________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下列观点中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完成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某班同学以“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为题开展综合探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标志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建立
B.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C.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1978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强起来,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
4.中国共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①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责任担当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群众路线的法宝
④百年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某班思想政治课上,在以“如何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议题开展的探究活动中,下列同学们搜到的资料与教材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创新形式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②中共中央修订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完善党的组织领导
③党领导全体人民立足现实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党坚持依法执政
④中共中央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党坚持民主执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坚持党的领导,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靠党。结合材料,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7.连线题。
(1)全面从严治党核心A.在全面
(2)全面从严治党基础B.是加强党的领导
(3)全面从严治党关键C.在治
(4)全面从严治党要害D.在严
8.科学执政就是不断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增强执政本领。(     )
9.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
10.依法行政,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
11.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好“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各村振兴。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振兴中应该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2-08-0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在线练习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