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选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是否有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乡村治理∶"村里事"变"家家事":

某村大力推行乡村治理"院落自治"新模式,激活最基层管理"神经末梢",让村民变主角,形成了"人人有为、全村提升"的乡村治理浓厚氛围。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推选有能力、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强的村民担任"院落长"。有事召开"院落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议一议,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一种日常习惯。利用茶余饭后、乘凉闲暇,研究处理院落范围内的相关事项,引导村民们就环境卫生、森林防火、移风易俗等工作进行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互帮互助。

最近两年,"院落自治"已在该地区遍地开花。所在镇42个村推选产生了575名"院落长",召开院落会议100多场,大事小事交给群众讨论,让村民走上"决策席",许多难办的事儿变得容易办了,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


(1)乡村治、天下安。请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做主”的知识,说明院落自治中村民如何唱“主角”。

◆城市治理∶"边角料"变"幸福园":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通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宁波市某社区近500米长、10米至30米宽的铁路沿线地块,是无人认领的城市"边角料",每年都需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去年初,社区邀请居民代表一连开了几次议事会,专题商讨治理问题,大到筹款、立项、规划.小到选绿植、铺管道,面对这个"家门口"的项目,居民似乎有提不完的意见、说不完的想法。如今,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里已成为居民的"幸福园"。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是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城市更新,既要关注"大块头",也要布局"小而美"。青岛李沧区提出将口袋公园建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建设集绿化、美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理念,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将城区的屋前房后、废弃地、边角地等进行改造绿化,变成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让居民转角即遇见"美"。


(2)结合材料,从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角度,说明城市建设中是如何将“边角料”变为“幸福园”的。
2022-05-27更新 | 157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破解大型社区的治理“密码”

北京某社区人口高度聚集,职住失衡、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居民呼声诉求强烈,成为该区乃至全市城市治理的痛点。2022年,该地区结合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在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的过程中“趟”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说明该社区是如何破解大型社区治理“密码”的。
2023-05-07更新 | 75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A市市委向G贫困村选派优秀党员孙某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为积极响应青年反哺农村的号召,孙某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村委会换届竞选,加强村民选举,推进村民自治。为解决“村村通”硬化道路改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协商平台,制定公平公正的改造方案,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整合村两委、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为村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贴心的基层治理让群众倍感温暖,孙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群众贴心人”。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群众贴心人”为何能让群众倍感温暖。
4 . 某区人民法庭与辖区党工委一道,推动建设“党政主导、多元协同、法治保障”的治理生态,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地方党委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该做法(     
①整合协同多元力量资源,实现共商共治共享
②扩大基层民主管理权利,创新民主管理形式
③切实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④拓展基层民主管理途径,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4-10更新 | 658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村实施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明确阳光票决事项内容和实施程序,设立阳光票决议事大厅:围绕村级事务管理,设置议事箱、议事窗等,及时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前的议事渠道。该村(     
①夯实村民自治基础,确立村民主体地位
②完善基层农村治理,提升村民幸福感
③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增强基层政权管理
④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提高民主决策参与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随着“援法议事”“小区说事”等基层治理活动的陆续开展,某村村民围绕日常行为规范、村庄卫生保洁等方面讨论修订村规民约,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这(     
①开辟了村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新路径
②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
③凝聚了村民智慧,调动了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与积极性
④充分说明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活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9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7 . 讲民主,中国有自信有底气。

在中国,人民有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理解这样一种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材料节选)

■“人”是怎么选的?

民意代表94%直选产生。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他们必须发挥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作用。截至2021年4月,从国家到乡镇的中国五级人大代表,为数262万多名,其中占比94%的县乡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

■“事”是怎么议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近年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使百姓意见抵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了“直通车”。到2021年10月,全国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共为126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提供7800余条意见建议,其中22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吸收采纳,使立法更加精细化。

■“策”是怎么定的?

抗疫抉择准绳。有些决策极为困难。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国最高层作出武汉“封城”的决定,就是一例。无论武汉“封城”,还是驰援武汉,决策的原则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权”是怎么用的?

201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掀起力度空前的反腐败风暴,打“老虎”无禁区,拍“苍蝇”不手软,猎“狐狸”不止步,在制度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以2018年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颁布监察法为标志,中国开启国家权力监督新模式,对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从根本上塑造规范、健康、常态化的反腐体系。

任选以上两个方面,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8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M村由村民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新一届村委会召开村民会议,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村委会商讨决定通过多渠道筹资,对全村污染严重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为村民提供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针对奥密克戎病毒在全国多点散发,该村制定了《村民疫情防控守则》,村民按规定要及时接种疫苗,出行要报告,外省返乡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这些措施保障了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此外该村村民委员会还设置了理财小组,定期对村里的账目进行检查,查账后还要张榜公布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村村民是如何实现民主自治的?
9 . 坚持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意中人选举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干部。这是在坚持(     
①民主选举,通过选举村委会成员行使民主权利,密切了干群关系
②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杜绝各类腐败,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③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科学性民主性,提升了村民的责任感凝聚力
④民主管理,规范干部行为,调动了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2-07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激发乡村治理高效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宁波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依靠数字赋能,实现乡村整体智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海曙某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在村民公开会议上,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商讨,并做出了对全村污染严重的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的决定,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村还制定了村民行为规范、依法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行为。该村的委员会定期对村里的账目进行检查,查账后还要张榜公布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基层民主是如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