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某村村民提出:法律没有赋予村委会处罚权。经群众讨论决定后,该村村委会修改了村规民约,偷倒垃圾由原来的“处罚”改成了“赔偿”。这表明该村村民(     
①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维护自身利益
②运用民主方式管理本村日常事务
③行使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国有8500多万各类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广泛而迫切。2022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组走进广东省江门市威东村,当地村民提出,希望优化农村无障碍设施。为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全国人大社会委牵头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工作领导小组,赴相关地方进行调研,委托中国残联征求了5万余名基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的意见建议。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该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全面系统地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主要制度机制作出了规定:如何让残疾人、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如何更好支持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其他无障碍设施;如何对药品说明书进行“适老”改造……一件件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都可以在这部法律中找到解决的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
2024-05-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5月6日)-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S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社区治理难题,创新打造“五邻驿站”。以下是具体措施:

☆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楼栋长”红色主轴,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制定“双联双带”事项和责任清单,采取1名委员联系5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20名群众的方式,推动党员带头发展、带头服务。

☆线下搭建“党群服务驿站”等民意收集平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定期到民意收集点开展民意收集20次,定期梳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居民所需,汇聚居民智慧。

☆建立“红色议事厅”“议事小广场”等场所,组建“联户长+网格员+支部书记”铁三角议事小组,健全问题收集、协商议事、分办落实、监督反馈等议事机制,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

☆以“红色议事厅”为依托,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代表召开议事会5次、居民代表会8次,结合公共秩序、风俗习惯等情况制定村规民约、楼栋公约等自治章程10份,实现自治章程全覆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S社区是如何进行社区治理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除了精彩的赛事活动与项目竞技,绿色低碳的场馆建设与赛事保障也让人眼前一亮。

材料一   成都大运会通过积极推进低碳能源广泛应用、全面落实源头减排措施,实现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绿色低碳的办会方式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在成都大运会赛场,凤凰山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能耗模式;新都香城体育中心雨水回收系统年节水3000吨以上,基本满足绿化养护用水;双流网球场馆中心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用于路标指示………共有170多项“成都造”亮相大运会,包括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发电玻璃、“孤岛式”微电网等,让世界见证了成都作为“制造强市”的底气和竞争力。

材料二   为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助力大运会顺利召开,成都市武侯区开展了“最美街道”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新模式,推动综治维稳、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一网统揽”;创新性建立全国首个多业权街区共发展联盟,充分调动商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开展街区的各项工作;联盟成员一起参与制定街区管理规范,对商家“门前五包”、消费场景营造规范等制定统一公约,共同参与推动街区发展;搭建“网格社群通”智慧应用场景,将全区微网格微信群纳入管理系统,全面收集居民问题诉求,再纳入平台统筹解决,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数据联通,及时回应居民需求。

(1)“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对推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武侯区在创建“最美街道”中是如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
(3)高三的繁重学习需要良好的体质做保障。请你为呼吁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字数不超过20字。
2024-01-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地人民法院着眼基层矛盾的化解疏导,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联合乡镇村组打造“诉前分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新模式,打通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壁垒,实现“一件案、一次办”。同时,依托平台联防联调,探索诉源治理多元路径,吸纳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入驻人民调解平台,线上汇集人民调解员积极开展在线调解,助力当事人“跨时空”解决纠纷。人民法院的创新举措有利于(       
①促进司法公平,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②创新纠纷解决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③优化民主管理,激发公民参与能力
④科技赋能司法,推动法院独立审判案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某市引导志愿者进社区、人网格,成立爱心救助、环境卫生、法律援助、应急救援4个服务中队,辅助网格长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各自网格内的民生困难、邻里矛盾、环境卫生等焦点问题。该市还吸纳“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引导他们发挥职业优势,参与社区治理。上述做法(     
①汇集了多方力量共同赋能基层治理
②畅通了基层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
③创新优化了基层治理的组织机构
④发挥了居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苏州海悦社区积极链接社区、社会专业资源,以一位党员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楼道,一个楼道影响整个社区的理念,通过社区党员以点带面,带动吸引周边群众加入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中。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解决,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多元力量及志愿参与社区建设(     
①彰显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②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
③体现了公民奉献意识和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
④有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文综试题
8 . 我为乡村振兴助把力,重庆某村两委鼓励村民参加“五好家庭创建”“创业孵化实训”“美丽庭院改造等活动”,以家庭或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评比,并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这些措施(       )
A.反映村民参与基层自治方式的多样性
B.是村民直接行使民主决策权利的体现
C.有利于形成共建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D.使村民对两委的工作做更有效的评议
9 . 加强乡村建设,既需要推进乡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也离不开基层“放管服”改革加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强调,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建设,必须通过完善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程序和方法推进乡村建设机制创新,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引导村民全程参与,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在项目谋划环节,组织村民议事,保障村民参与决策。在项目建设环节,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吸纳更多农村低收入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在项目管护环节,推行“门前三包”,以村民自管方式维护美好环境。

材料二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按照“能放则放、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原则,将高频民生事项下沉乡镇,构建县乡一体审批服务机制,不断将“县乡同权”改革推向深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承接主体,积极落实承接机构和人员,加强承接能力建设,推动群众办事“就近办理”“一次办好”,充分满足群众“就近办”需求。通过数据赋能,在县乡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事项综合受理窗口,实现分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不断提升群众“掌上办”体验感。推广该县“放管服”改革的典型经验,有助于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1)完善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是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结合材料一,运用民主管理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相关知识,分析“县乡同权”改革值得推广的原因。
(3)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请你就如何加强乡村建设提两条政策性建议。
10 . 某村是该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服务升华”的原则,实行“1+1+1+5”(一部村规民约、一块红黑榜、一个村民议事微信群、五个村级群众自治组织)工作法,使乡村振兴充满勃勃生机。原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都是靠政府,现在只要一号召,村民们就积极加入。该地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是(     
①构建村民自治新机制,实现自治、德治融合发展
②探索善治、共治新路径,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③优化村民自治组织结构,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④发挥党的主体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