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逐年老旧、场地空间不足、综合配套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该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项目。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积极探索出社区党委、区商圈办党支部、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引领辖区改造建设的共治新模式。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自治章程》等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党支部联合律师事务所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结合实际案例,以案释法,有效普及维权方法,引导居民遇事找法。社区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利用家教家风传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内容,推动社区的更新改造。民主村还开创了“民主茶桌”,定期围绕一个基层治理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围坐一桌,共饮一杯茶、共商一件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民主村社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

2023年,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民主村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是如何焕发新活力的。

2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日益深入人心。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承载着民生的重托与期待。进入2024年,新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施条例》,新修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行政复议法》……这些法律法规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有观点认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全面促进了法治国家建设。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深化社会基层治理】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要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态。

W市积极开展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探索,推行“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搭建小区议事厅、网格议事点等平台,通过议事会、恳谈会、调处会等方式开展共商共议,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动员执业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积极参与“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法律宣传和服务全覆盖。社区举行理论宣讲、书法绘画、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评选等特色活动,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优质志愿服务品牌。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W市基层探索实践的治理经验。
3 . 针对上级政策举措在基层落实落地时存在梗阻问题,某省省委立足“把情况搞真实、把工作抓落实、把作风练扎实”,组建16支驻市工作总队、136支驻县工作支队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形成“四进”工作机制,打通了政策落地堵点,化解了基层难点。“四进”工作机制表明(     )
①依靠人民执政有利于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只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才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③党的领导优势通过具体实践转为基层治理效能
④该省省委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相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面向新时代作出的战略部署,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把牢中国前进方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于(   )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社会革命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6更新 | 139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体现(     
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②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③党整合多方社会治理力量,履行国家对内职能
④党坚守人民立场,致力于满足每个公民利益诉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 . 某市一方面通过常态化村民、居民议事会制度和多样化议事协商平台,实现了对村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以“组织细胞化、管理民主化、服务自主化”的院落自治模式细化充实居民自治,发挥网格党组织“轴心”作用,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延伸到楼道里,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院落两级居民自治平台,在老旧院落和小区取得明显成效。该市基层治理的成功在于(     
①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发挥群众自治主体作用
②依托自治平台,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③创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3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人民当家作主
22-23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7 . 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用“同心圆”这一比喻指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方向。画出“同心圆”需要(     
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网形成一个声音、一个调子
②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③多维度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④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并将其作为革命斗争最重要的武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6-0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动国家立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0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推动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写入法律。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各地设立4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更加畅通。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就对安全生产法、湿地保护法、种子法等5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保障美丽中国建设,夯实种业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法治基础。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024-06-0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练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23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征程上,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我国J村利用村社换届、届中“回头看”、春节假期等节点,聚焦乡贤、致富带头人、返多创业青年等群体,选拔能力较强的人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实现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结合农村实际,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让党员叩问自己“入党为了什么”“作为党员做了什么”“作为合格党员示范带动了什么”等,增强党员队伍的榜样示范作用;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打造“党建+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法,即划小划细治理单元,吸纳村里的党员、群众加入网格员队伍,通过“走进群众—发现问题—平台上报—问题派单—情况反馈—跟踪销号”6个步骤,破解群众反映的一道道难题等,推动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J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10 . 2024年2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此,党员干部需要(       
①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                           ②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③勇于刀刃向内,保持思想先进纯洁                           ④弘扬清廉正气,践行为民执政初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1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2练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