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

2023年11月末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考察。这次来,他心里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大战略;装着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这项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牵挂着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大事小情。

1.(多选)2023年,上海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五个中心”能级巩固提升。下列数据来自2024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
持牌金融机构新增47家、总数达到1771家;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
上述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上海正在逐步建成(     
A.经济中心B.金融中心C.贸易中心D.科创中心E.航运中心
2.习近平总书记上海之行重点关注“创新力”、“保障力”,“竞争力”、谋划部署,致广大而尽精微,折射了治国理政的深谋远虑和深情厚爱。请将A创新力、B保障力、C竞争力填入下面行程图。(填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时特别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对上述材料概括最准确的是(     
A.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C.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D.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当好科技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这有利于解决(     
A.发展动力问题B.内外联动问题C.发展不平衡问题D.公平正义问题
5.早在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杨浦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上海正践行这一理念,试举两例。
6.(多选)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第三站来到闵行区考察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构成。可见,保障性住房建设(     
A.坚持协调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B.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水平
C.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D.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决定性作用
7.
(1)简述图表所反映的人均GDP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
_______
(2)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请阐述这两者间关系逻辑路径。
_______
2024-04-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必须扎实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2018-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类指数及其增速

指标名称20182019202020212022
指数值增速(%指数值增速(%指数值增速(%指数值增速(%指数值增速(%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258.035.0325.526.2442.435.9597.335.0766.828.4
经济活力233.817.6275.717.9330.820.0388.817.5402.63.5
创新驱动174.821.6202.415.8243.720.4291.219.5336.315.5
网络经济601.666.0854.942.11323.654.81962.748.32739.039.6
转型升级144.118.0145.61.0150.43.3160.97.0162.81.2
知识能力135.95.8148.89.5163.710.0182.711.6193.45.9

(图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注: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是指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用来反映经济新动能发展趋势和进程,其测算方法为定基法,即以2014年为基期(2014年=100),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网络经济、转型升级和知识能力。

材料二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持续转动能、调结构、抓创新,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超过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1)解读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三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变化中”。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正是伴随生产力转型变革的主线,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远古时代石器的使用拉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农业时代水稻等作物栽培种植技术取代采摘狩猎,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服务于生产生活,人类文明由此进入新阶段。
工业时代瓦特改良蒸汽机点燃工业革命,经济社会迎来跨越式质变,规模化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制造, 生产力飞速发展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技术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说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正确性。
(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加速变革,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有观点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抓住战略机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4)“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从国家的这些重大战略部署可以看出中央对重庆发展寄予厚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重庆如何布局新质生产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新篇章。
(5)2024重庆两会首次开设代表委员通道,代表委员们围绕百姓关心的问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安全中任选一个角度, 向代表委员们提一个你所关心的问题,就解决该问题提一条具体建议并阐明其哲学依据。
2024-05-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S县大屯街道某社区通过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大屯街道深入实施“党建+”工程,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聚焦“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民事民决”,广泛听取和收集民意,促进居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财务和公益事业;积极推进“互联网+”治理模式,依托“智慧社区”等平台,推动信息互通、工作联动,鼓励群众网上反馈问题,逐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大屯街道是如何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的。
(2)社区打算实施垃圾分类,居委会针对垃圾箱选址、投放时间等问题,召开了居民议事会。居民议事会流程如下,请你将该表补充完整。
协商前确定协商主题:践行垃圾分类,共建美丽社区
确定参加人员:居委会、①_________(写出三个不同主体)等人员
协商中基本原则:②_________、少数服从多数、充分表达等
协商后形成建议案,提交③_________、进行表决,最终形成社区垃圾分类公约
2024-04-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聚焦破解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居民诉求多、服务跟不上等治理难题,社区党委创新党建引领物业服务新模式,号召业主党员了解居民核心诉求,成为群众工作的“领头雁”; 政府投入2700余万元建成34个“市民驿站”,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探索出“驿站·治理”等特色品牌;居委会从调动居民积极性、增强议事能力、创新协商形式等方面入手,推动社区协商常态化开展,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市做法对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启示。
(2)该市的S社区居委会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召开了居民议事会。居民议事会流程如下,请你将该表补充完整。
协商前确定协商主题:解决停车问题,共建文明社区
确定参加人员:居委会、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等人员
协商中基本原则:③____________、少数服从多数、充分表达等
协商后形成建议案,提交④__________进行表决,最终形成社区文明停车公约
2024-02-2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筹备以来,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具体内容

制度优势

中共浙江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准备、公共安保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

各民主党派、特邀专家学者对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支持亚运会的如期召开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全力保障亚运会的顺利进行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请写出上述表格中对应的内容。

材料二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揭开面纱。良渚、丹桂、宋韵、诗词,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从诗画江南到人文亚运……中国以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印记,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中国式浪漫”的体育盛会。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针对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谈两点体会。
2023-12-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1年初,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一亮相,就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这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贯穿全篇的主题主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相继出台,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一道,勾勒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施工表”“路线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在新的起点上标注全面依法治国新方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领导的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风雨无阻的前进。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法治中国建设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22-05-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滨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查政治试题
7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为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   
②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③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
④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活动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8-03-03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政治沪教版政治学单项选择题汇编

8 . “路”字,最早见于金文(见右图)。其基本字义为道,指往来通行的地方,也指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材料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伟大成就充分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理解。

材料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北京市委市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于推动中长期首都高质量发展,研究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面是这一方案的部分内容。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该方案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材料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以下关于“路”的名言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道路,人各有适也。——徐铉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谈谈上述名言对我们走好人生道路的启迪。
要求:可从某一角度进行阐述,亦可多角度加以阐述。
2024-04-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百年前,山河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如今,和平已至,百姓安康”“百年前,国弱家贫,艰难追寻世界的脚步;如今,国富民强,走向世界前列”“百年前,你们在乱世中扛起一面旗帜;如今,这旗帜犹在,初心不改”。近日,一组“1921年与2021年的中国”对比图被大量转发,引发无数网友感动、感慨。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勇于自我革命、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④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不负时代要求和历史的期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动能;创新,为日常生活增加乐趣。

材料一   下图是20162022年我国R&D经费及投入强度情况。


注: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国际上通常采用R&D经费及投入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研发和创新的政策,R&D经费持续增长,2012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2022年突破3万亿。

材料二   下表为20162022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的位置。

年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排名25221714141211

*全球创新指数(GlobalInnovationIndex)是国际上评价经济体创新能力的较权威的报告之一,2013年起,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英士国际商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共同发布。评价对象包括全球一百多个经济体,覆盖了世界人口的90%以上,占世界GDP的95%以上。其指标体系由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大模块组成,每年由通过量化指标展示各国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


(1)简要说明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合理性。
(2)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其成因。

材料三   全球创新指数对各大经济体进行量化考核所使用的框架。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全球创新指数”之所以相对较权威的原因。并请列举出可能导致该指数出现偏差的一种情形。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大事一览表。

年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重大举措备注
1983—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被确立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央行统管金融及金融监管工作

1992—2018年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
2018—2022年组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领导央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开展金融业监督管理,履行相关职能形成国务院领导下的“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制
自2023年始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该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形成“一委”领导下的“一行一局一会”的金融监管体制

(4)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材料四,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材料五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汉服,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重要体现。它,见于上古遗书、宝藏文物,见于诗词曲赋、壁画石窟,见于热播影视、街市歌舞;它,美在曲裾霓裳、环佩叮当,美在云纹花钿、凤舞龙翔,美在一颦一笑、潇洒倜傥。近些年,由于有不少文化爱好者的发掘、修复、改良和推广,汉服越来越受到国人的接受和喜爱。作为中华美学、民俗的符号,汉服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的赞美和青睐。


(5)结合材料五,分析说明汉服热给我们带来的文化启示。

材料六   案例甲:下面图片展示的是泰山的一处有字谜意味的石刻。图中二字是”“的繁体字”“分别去掉外面的边儿留下的字芯。游客乍看到这一石刻,大多莫名其妙,可是,当得知谜底是风月无边时,无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案例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北京丰台区千灵山景区有一段300多米的音乐公路,当汽车以约3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匀速驶上这段公路时,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声会演绎出一段30秒左右的《歌唱祖国》的旋律。音乐公路融合物理与声乐的相关原理,结合工程、材料、机械等相关技术,路面上的沟槽是根据乐曲的曲调设计来进行切割的,不同的槽宽、槽间距和槽深象征不同的音符,带槽的公路是唱片,汽车轮胎是唱针,轮胎碾压路面就像唱针接触到唱片,旋律就流淌出来。音乐公路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打卡。听着公路在唱歌,司机哪里还会再打瞌睡?



(6)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创新的成果俯拾皆是。请在上面甲、乙两个创新案例中选择一则,并依照相应的要求作答。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相关知识,阐明这一石刻的创造者的巧思。
(7)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音乐公路设计者的这一创新。
2024-0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