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2 道试题
1 . 《延河溜冰》是一幅表现延安时期军民溜冰、共享快乐的经典作品,承载着国家的文化记忆。它描绘了当时延安社会生活中浪漫、诗意、活泼的一面,像一首革命的抒情短诗,用艺术语言生动诠释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光荣革命传统。这幅作品对今天的文化创作仍有启示意义,那就是(     

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真实、全面的中国
③要融通古今中外不同文化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④立足时代之基,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浙江省启动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省图书馆不断推进古籍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分析、提取文本,构建知识图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进行故事化、影像化呈现,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助力古籍的推广传播。此举启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     
①融通不同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②立足社会实践,赓续中华文脉
③实现创造性转化,激活文化生命力
④发展文化事业,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西班牙一位汉学家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指出,自20世纪开始,中国文学慢慢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单纯地继承传统,也不是简单地汲取西方的写作方法,而是把中国传统的写作经验和世界现代的写作方法融合在一起,有效扩大、提升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范围和力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     
①我国现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②在交流互鉴中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了综合创新
③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④世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政治(五)(重庆专版)
4 . 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节目《山河诗长安》赢得亿万观众青睐,演出一开场,盛世大唐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呈现于观众眼前,随后跟着诗人李白的步伐进入长安城内,画面来到大唐不夜城,舞狮、舞龙、社火⋯⋯虚实结合,诗乐相和,山河璀璨,令人震撼。可见该节目(     
①融通中外文化,实现综合创新
②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
③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④弘扬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选考信息优化卷(五)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农业强国建设,影视工作者奉献了一批优秀农村题材电影,中国农民电影节已经成为广大创作者定期交流的平台和农村题材影片展示的舞台。这体现了影视工作者(     )
A.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B.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
D.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 . 春暖花开,“新春战袍”马面裙热度不减,频频亮相。马面裙兼具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设计感,其热销得益于近年刮起的“新中式”国潮风。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潮品”则代表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的潮流,两者的跨界碰撞交融,激发出居民生活和消费的新热点。马面裙引领的中国风时尚新潮流,也受到海外消费者的喜爱。材料表明(       

①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国货“潮品”的消费厚植文化基础
②马面裙作为文化本身,可以起到引领风尚和推动发展的作用
③尊重人为事物的联系,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现文化创新
④马面裙融通了古今中外资源,展现了中华文明传承的连续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冻梨切块变成刺身,索菲亚大教堂旁升起“人造月亮”,鄂伦春族牵着驯鹿巡游……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掀起了一场冰雪文化热,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众多哈尔滨“宠爱”南方游客的热门内容,带动冰雪旅游市场呈现井喷需求新景象。“尔滨,我来了”也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选择。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成功秘决在于(     
①依托现代传媒手段,致力于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③顺应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文化与经济相结合
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林伟华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考察了常德河街,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历史上,常德河街曾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2016年,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建成以老常德时期河街为原型的河街,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体的记忆古街,展示高腔、丝弦等常德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简要回答: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卷二
9 . 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会徽设计名为“超越”。该会徽采用了短道速滑运动员冲刺的姿态,辅以丁香花绽放的形式去展现竞技中的拼搏与向往;用丁香花与光影交错的色彩去展现哈尔滨的冰雪与浪漫;以短道速滑队员的激情冲刺搭配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标去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这一巧妙设计(       

①吸收借鉴多种视觉元素,丰富体育赛事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立场,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优越性
③融通不同资源进行综合创新,推动实现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④通过创新形象设计和充分内涵表达,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之“地”,既有“地域”之谓,也有“领域”之义。

材料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其基本内涵。海南将在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这个新赛道上,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做到“五个图强”——“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海南“向海图强”积极发展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深远海养殖等新兴海洋产业,力争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100亿元。

材料二   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优化、产业形态的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的先进生产力跃升。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塑造了文化发展新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重庆,研究人员使用三维扫描、多光谱成像分析仪等手段给千手观音“做体检”,制定方案,完成了抢救性保护。洛阳博物馆授权发布《洛邑盛景》系列数字藏品,将科技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让消费者将国宝带回家。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打造5G沉浸式展览,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运河风貌,提升旅游体验。在海外,外国友人可以通过TikTok账号与三沙卫视《海的传说》新年诗歌音乐会直播连线,实时互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海南省“向海图强”所依托的优势,并为海南省“向种图强”战略的实施提出两条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各地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举措的认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